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完全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设计和实践设计,马克思主义诞生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去完成。从前苏联第一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二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各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中国更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一定适合各个国家
②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③应该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实践结合起来
④各国应该抛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3-11-22更新 | 159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2023-10-27更新 | 685次组卷 | 11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由此可见(     
①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一切困难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③中国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④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借鉴了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由此可得出(     
①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根源
③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工人运动促成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联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0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①就是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②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体现了人类社会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④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告诉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各国唯一正确的现实道路
②比较别人的路,我们必须立足他国发展模式以完善我国的社会制度
③远眺前行的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事情按照中国特点和实际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材料一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78亿元增长到90多万亿元,提高了245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2)“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加以阐释。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全党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启示我们应(     
①坚定自己的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②远眺前行的路,始终掌握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③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比较别人的路,立足各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漫长的原始社会被人们称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取而代之的奴隶社会则被认为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主要依据是(   
A.是否出现阶级B.是否出现国家
C.是否出现社会分工D.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21-10-01更新 | 1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