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
④社会发展的任务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展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象,雄辩地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所谓“历史的终结”。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有人担心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可能演变为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政策的偶然失误,或者是外部因素的冲击,企图遮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掩盖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倒美国经济扩张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热议。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经济这一两年可能逃不开衰退的命运。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如其来的非经济要素在全球迅速传播,从金融市场、产业链、消费等多个领域和渠道“侵蚀”美国实体经济根基,打击经济增长信心。调查统计,在美国国境内,大约有46%的美国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其中有31%的家庭几乎消耗完所有积蓄,只能依靠救济金度日。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衰退,资本主义终究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2022-10-2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古学家以及历史学家经过考古研究证明,在原始社会,人们大多由于是亲属关系而群居在一起,共同协作获得食物,而在食物的分配上,采取的是平均分配的方式,没有人拥有独占所有或强占人食物的特权。

早期的奴隶来自战俘。从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可以看出,商代贵族获得的大量俘虏,如羌人,夷人等,一部分用作人殉人祭,一部分则沦为奴隶。战国之际,“卖仆妾售于闾巷者,良仆妾也”,映出奴隶买卖已极其普遍。


有人认为:奴隶社会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代替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已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现代化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现代化百年目标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新民主主义时期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胜利。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的理由。
5 . 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属于生产关系的是(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生产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④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农村依次开展了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等变革。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在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都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后,我国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经营方式的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富了村民钱袋子。

材料二   由于党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估计不足,对掌握经济规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1958年,发动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是由于超越阶段,急于求成,反而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人民生活遇到极大困难。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中国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理由。

7 . 下面是奴隶社会的一些社会场景。



据此,有人说:“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等互助;而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因此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请评析此观点。
8 .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9 . 列宁指出:“通常所说的阶级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全部土地,那就有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工厂,拥有股票和资本,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这些工厂里做工,那就有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由此可见(     
①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③农民阶级和无产者阶级都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3更新 | 1985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唯物史观认为,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8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