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在政治制度上,不能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地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其他国家没有就简单地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政治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吸纳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2024-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一中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A卷)
2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历史实践深入研究和系统反思得出的客观结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     
①是实践的理论,是在人们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
②是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③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④是人民的理论,为各国探索解放的道路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用几十年时间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工业国,走完了西方国家历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更要立足中国实践,全面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努力揭示中国经济发展伟大成就背后所蕴含的系统化和规律化学说,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为什么能”这一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4 . 现代化发轫于西方,正是在西方现代化的理论效应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当历史徘徊在十字路口,我们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构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材料表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次重大创新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决定性力量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④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回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缔造的光辉事业,它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其间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条路实属不易。比较别人的路,既不照抄照搬也不闭门造车,如此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远眺前行的路是对中国未来的展望,已经取得的成功告诉我们怎么自信地向前迈进,去无限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


结合材料与史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句话的理解。
6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列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是(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④全球化时代,不应该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而应该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A.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与政治和宗教是无关的
B.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8 .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范畴,指的是人类从“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的总体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最早的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这个东方落后国家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出的一条“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是一条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一条道路(     
①成功开创了先进制度“反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②需要吸收和借鉴一切能够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方法
③创造了后发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长期稳定发展的奇迹
④是克服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出的人类现代化道路“创新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9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具特色,不具统一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③我国现代化必须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
④人类历史发展轨迹不同,没有共同规律可以遵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的世界之问。“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揭示了社会主义普遍性中包含着中国实际的特殊性
④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阐释了中国之治的密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