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但是,有的国家、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可以逾越某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旧的社会形态衰亡、新的社会形态确立不是任意的,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③历史进程的跨越性更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④生产力发展是影响社会历史演变的唯一因素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024-05-2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从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讲话,再到习近平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都极大鼓舞了科技工作者。几代科技工作者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新中国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动力强劲。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科技工作者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梦想中,勇于追梦
③所处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决定了生产力的差异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3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信息押题卷(一)
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由此可以推知(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我们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④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彻底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政治试题
4 . 下图反映的是2012—2020年我国农村脱贫人口变化情况,图2反映的是2013—2020年我国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图片来源:《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②中国脱贫实践为人类减贫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跨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说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决定的
②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没有本质的、内在的关系
③现实与历史之间是有联系的,当代中国的变革基于自身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毛泽东说:“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习近平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两段论述都认识到了(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具有不可超越性
②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有别于他国的历史进程
③中国的发展需要超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各国发展道路受基本国情影响具有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对此论断的恰当理解包括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源远流长的高度契合性
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借鉴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价值遵循
④中国式现代化优于西方现代化模式,更适于当代人类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5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政治(河北卷)
8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说明,中国式现代化(       
A.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C.为各国走向现代化提供具体方案D.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2024-04-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②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是党基于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做出的探索
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     
①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②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范畴
④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