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     
A.把实行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B.为人类求解放,始终代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2024-05-25更新 | 3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政治临考押题卷01(广东卷)
2 . 人类社会发展是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与现实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提供了鲜活样本,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材料表明(     
①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④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通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4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3 . 马克思将“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视为社会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列宁将“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需要形成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②是我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基本前提
③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起示范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政治试题(广东卷)
4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以上论述主要表明(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②各国的发展道路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
③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④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通过统一性反映出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梦,历尽千辛万苦,付出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
①道路的前瞻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
②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发展
③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凝聚奋斗伟力,保障国家治理
④文化的先进性,能够立足外来文化,实现多元指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期中)政治试题
6 . 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印证了(       
①中国道路能跨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能促进社会发展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读下图: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第三新文明的设想”、毛泽东“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到习近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深刻昭示(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并具有中国特色
②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1.这一观点(     
A.具体描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变化
B.指出了人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C.揭示了划分人类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生产力标准
D.表明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受制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
2.面对这一理论论述,我国应当(     
A.发挥人民的中国梦主体作用,开新局于社会革命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C.与时俱进,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新时代战略“路线图”
2024-04-10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9 .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②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是党基于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做出的探索
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材料表明(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②各国的发展道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表现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取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运动
④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