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相对集中、系统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图示的是(     

A.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资本主义社会动荡冲突 ④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
B.①经济基础 ②上层建筑 ③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④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C.①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②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 ③经济基础 ④上层建筑
D.①中国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人民当家作主 ④依法治国
2 . 下面图示揭示了(     

①工人创造剩余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秘密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矛盾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知名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根据下面图示,可以推断(       

①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②生产工具革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创造必要条件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社会形态变革的最根本因素
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4 . 根据下侧图示。可以推断(     

①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发展是永恒的话题
②生产关系的实质性变更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共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1.这一观点(     
A.具体描述了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变化
B.指出了人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C.揭示了划分人类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生产力标准
D.表明人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受制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
2.面对这一理论论述,我国应当(     
A.发挥人民的中国梦主体作用,开新局于社会革命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C.与时俱进,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新时代战略“路线图”
2024-04-10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6 .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取得历史性成就(见下表)。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2012-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9.3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55.7,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员,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
开通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00余条,国内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邮政快递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①中国的发展模式可以成为他国借鉴与照抄的范本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③我国逐步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社会类型不同,也有相同之处,表现为(     
①生产资料都由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归剥削者所有
③都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
④都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见下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说明(     

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②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基本矛盾是不同的
③中国道路必须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④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没有共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政治试卷
9 . 下图反映的是2012—2020年我国农村脱贫人口变化情况,图2反映的是2013—2020年我国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情况。(图片来源:《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我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②中国脱贫实践为人类减贫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④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跨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划分(如下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多样性反映出来的
C.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D.不同社会形态更替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023-06-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5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