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1 . 乙组同学开展了主题讨论,以下发言合理的是(     
①小周:改革开放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调整了生产力以更好适应上层建筑
②小吴: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指导思想
③小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党坚持开拓创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小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普鲁士王朝战争,使德国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西藏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     
A.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
B.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无规律可循
C.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进程都不可能存在社会形态的跨越
D.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受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影响
2024-04-12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     
①是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
②国家发展是否受到外来因素制约
③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B.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
D.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2024-03-17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②中国式现代化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制度保障
③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的实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明,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由此可见()
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世界上其他希望加快发展并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应当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一定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
③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④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①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④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4-03-04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为未来社会设定的理想状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描绘未来社会不同于以往社会的显著特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这说明实现共同富裕(     
①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发实现的
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③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最终社会形态
④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追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现代化”从18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已经有200多年,迄今让30多个国家、约10亿人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然而,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只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就能选择适合本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②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
③创新才有出路,唯有彻底否定现状,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④每个国家都应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