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本质上是不会灭亡的
B.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本质上是不会产生的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资本主义社会灭亡时社会主义社会才产生
2023-12-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A.生产力的水平B.是否存在剥削C.生产关系的性质D.人的发展状况
2023-11-07更新 | 53次组卷 | 4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百年大党,征途如虹。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10月胜利召开。每一次党代会都是党的奋斗历史的缩影,从党代会的历程中,我们读出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自觉与自信。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请你从“中共八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九大”中,任意选取两次党代会,阐明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3-10-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表明(       
A.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多样性B.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会出现逆转
C.生产力发展要不断适应生产关系变化D.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
2023-10-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否是公有制。(      )
2023-10-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旦某个人需要另一个人伸出援手,一旦人们发现一个人能够拥有两人份粮食的好处,平等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私有制。”关于私有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私有制在原始社会初期就存在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④私有制加剧了贫富的分化,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5更新 | 579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根据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划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①原始社会以后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   
②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③不断进步的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始终保持前进上升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应有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启示我们应(     
①坚定自己的路,坚持学习吸收他国制度中的优秀成果
②远眺前行的路,牢牢掌握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动性
③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比较别人的路,立足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反映世界人民意愿,为人类文明进程提供遵循
②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举起了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旗帜,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2022年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提出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后发国家或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是谋求“依附”发展,被迫丧失独立性,不仅没有成功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陷入各种发展的“陷阱”。近代以来,中国“师夷长技”的现代化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借鉴的模式。


(1)结合材料,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真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阐析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就是告诉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3)用“文化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2-12-22更新 | 8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选考科目12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