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
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完全解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8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     )
①是人类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最佳蓝本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④为奋力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美国学者弗西斯·福山曾发表标《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所有国家的历史发展只有一条可走的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山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


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相识,分析说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不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历史进化的终点”
2023-12-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占全球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为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机遇?2023年7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负责人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EMDC)发展合作北京论坛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证明,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基于自身社会制度、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假如你将出席这次北京论坛,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以“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为主题拟一份发言提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代替原始社会的奴隶社会却是存在最野蛮的剥削和最残酷的压迫的社会,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力,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被任意买卖。据此有人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严重的历史倒退。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产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B.正确,因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错误,因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
D.正确,因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使人们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6 . 古老的亚非大陆,是世界上早期国家的发祥地,形成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恩格斯的话表明(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现象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奴隶制国家的产生是为了调和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世界近代史历程中,现代化经验大多来自西方,西方化被塑造成人类现代化的代名词。一些非西方国家完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组织模式为样板,希望通过走西方的“老路”来实现现代化。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绝非西方“专利”。一些发展中国家拒绝盲目追随西方,而是努力将西方技术与其意识形态分开对待,坚守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将推进现代化进程与本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相适应,成功开辟了“没有西方化的现代化”广阔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科学性。
8 .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现代化进程。尽管各国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不同,但都遵循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般规律,也有一些共同特征。从共同特征看,各国现代化都经历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结构转变、以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始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拓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格局中臻于完善。中国式现代化是无产阶级争得统治地位后,由劳动逻辑驱动并由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创造的。


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的理解。
9 . 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2023-10-27更新 | 685次组卷 | 113卷引用:安徽省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27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成功入选。该遗址的发现首次系统揭示了龙山时期北方石城核心区建筑布局,展现了较为明确的中轴及对称设计理念。该遗址主体年代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及二里头时代早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代,出现了新石器晚期“铜石并用现象”。那段时期一片“乱世”的景象,各个聚落之间关系紧张,俨然一副新石器时期的“战国时代”,最终原始社会瓦解,“人吃人”的奴隶社会由此诞生。有网友认为,美好的原始社会被“人吃人”的奴隶社会取代,是历史的倒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知识,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