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是在吸收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既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又注重“走自己的路”,是一条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     
①具有西方现代化道路无可比拟的普世价值
②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③根本上改变了现代化发展方向和国际政治格局
④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强大生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6更新 | 130次组卷 | 60卷引用: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练习
2 . 人类劳动工具演变的四个时代: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铜器时代或青铜时代(奴隶社会)——铁器时代(封建社会)——机器时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劳动工具演变的过程说明了(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进而决定产品如何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更替
C.社会发展规律不可逆,不同社会都要经历相同发展过程
D.社会形态具有差异性,不同社会形态更替没有基本规律
2023-11-10更新 | 316次组卷 | 50卷引用:统编版必修1第二课时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课时练习
3 . 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2023-10-27更新 | 685次组卷 | 113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时练习

4 . 材料一   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终结了“历史终结论”,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材料三   历史和现实雄辩的告诉人们: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就不能振奋中国人民的精神,就不能凝聚起中国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无从谈起。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分别说明了什么历史性论断?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3.方向决定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请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4.道路决定命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进程角度,说明坚持中国道路的必要性。
5.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
6.分析为什么在新时代要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8.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9.回看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你会得出哪些结论。
10.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驳斥“历史终结论”
1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何必须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12.假如你是某校学生,准备在星期一早上对全校学生进行国旗下演讲。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主题,写出演讲提纲。
13.请以“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结合材料,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据充分,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300字以内。
1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走好自己的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0-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探究2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地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如下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

材料三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对各个社会形态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某一社会形态做辩证的比较,也可以对几种社会形态做出异同比较和鉴别。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知识,分析原始社会为什么不存在剥削。你认为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为什么?
2.指出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谈谈你对奴隶社会的阶级状况的认识。
3.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什么?这个社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
4.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
5.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的根本原因。
7.结合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资本主义时代“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8.相比较原始社会,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但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请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加以分析。
9.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封建社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主义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倒退。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10.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请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其必然性。
1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阐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2.假如你穿越到过去,你想穿越到哪个社会,并说明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13.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请以“论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未来”为主题,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撰写一段300字左右短评。要求:观点明确,运用学科术语,语言顺畅。
2023-09-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6 .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①长期的历史过程             
②隐蔽的历史过程
③曲折的历史过程             
④复杂的历史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9-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后层级训练(二)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     
①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
②世界各国人民的判断
③中国人民的判断
④其指导思想是否科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9-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后层级训练(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结合材料,请你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以此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9 . 结合上述材料,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
2023-09-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10 .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
2023-09-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