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以来,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频词。美好生活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高频词的原因是(       
①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三楼第九展厅的“小康宝鼎”镌刻的32字铭文,记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以民为本,吾党所向。民族复兴,百年担当。摆脱贫困,全面小康。惠此中华,以利四方。”曾经的贫困县、贫困村,产业兴了,出行易了,房子新了,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一个个山乡巨变,一幅幅锦绣画卷,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不变追求。历史性的抵达,往往也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易地搬迁群众从山沟搬出来了,还要“稳得住、能致富”;贫困群众脱贫了,但一些乡村的产业基础仍相对薄弱,还需要努力让群众增收的路子多起来;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群众还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为人民“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的原因。
3 . 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说明(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经济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A.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深化认识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D.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 . 5年来,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资源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反映出(     
①人民政协在发挥参政议政的功能
②我国各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作贡献
③各民主党派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我国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道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