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供货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某按照张某的诉讼请求支付购货款。这表明(     
①法具有社会职能
②人民法院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③法具有政治职能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王安石在(周公》中说道:“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下列关于“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功能
②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④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高一(2)班同学学习“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时,对法律发展的历史和法的作用很感兴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礼法相互为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
D.国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行为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
2023-06-30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法治建设新成就。立法工作围绕重点领域展开,如以编纂民法典为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加强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目的的立法;加强文化领域的立法;就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加强立法;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等,发挥了立法对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政府工作全面纳入了法治轨道。围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一总目标,司法体制改革聚焦制约司法公正、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体制性障碍,完成了讨论很多年但没有着手的改革。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有如此充分的经济、社会、文化及政治权利。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法治体系建构,推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简要概括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5 . 董仲舒对“春秋决狱”有着这样的解释: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由此可知(     
①在当时我国法律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②重视行为动机是中华法系的一大特色
③当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华法典
④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华法系的主导思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这说明(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私有制后才出现的
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任何国家的法律,其职能都既包括政治职能也包括社会职能   
④法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秦律十八种·田律》是一部关于农、林、牧、渔、粮等方面的法令,涉及林木、野生动植物、草地、河道的保护和关于及时汇报雨量和自然灾害的报告制度,这显示出秦国重视农业和生态保育的一面。这表明(     
A.我国战国时期已有完备的法律体系B.法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C.法律是封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N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市某国家5A级景区巨蟒被损毁这一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宣判,三名被告被判处相应刑事处罚并赔偿环境资源损失费合计人民币600万元。该案件的判处表明(       
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②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执行了社会职能
④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公民利益的体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由于时代要求和改革需要,被称为“管法的法”的立法法又一次迎来修改,“法治保障”一词也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网民关注的热词。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国家重视修改立法法,是因为(       
①我国法律所反映的人民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根据实践需要满足人民期盼,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法治动力。该法的实施(       
①说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②标志着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表明我国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