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A省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获得重大进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沿黄河流域群众生活“节节高”。在此期间,A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A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实施意见,创新建立“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印发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加强黄河干支流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等保障措施。为治理黄河水资源少、节约集约利用效能低等问题,2022年,A省在沿黄九市启动“黄河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协同立法,努力打破区域空间距离和行政壁垒。2023年,A省沿黄九市制定的九件“黄河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法规集中获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A省是如何取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绩的。
2023-10-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四次提到“公平”今天以法治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意义重大。

材料一   回顾十年发展,我国的经济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发展的不乎衡和不充分问题还在困扰着我们。为此,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若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公平”的依据。

材料二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家相继出台了“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等一系列司法措施,打出了一套助企纾困解难的组合拳。各地法院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关法律条款,对于一些资不抵债但又具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充分发挥破产制度的功能作用,进行后期拯救,使企业走出困境。据统计,2022年贵州全省各级法院共计帮助挽救企业103家,化解债务1292.17亿元,为1.35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2)“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谈谈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2021年底,四川成都、广安等地数十家餐馆突然被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的店招里有“青花椒”3个字.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停止店招使用“青花椒”并赔偿三万元。被告餐馆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青花椒作为植物名称和普遍运用的菜肴调味品,在川渝地区历史悠久,以其作为川菜的调味料已广为人知,已经属于公共资源,它作为商标被用来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作用不显著。于是,当庭改判,驳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3)结合本案,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民事主体应如何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关于政府责任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新《环境保护法》将其扩展增加为“监督管理”一章,强化监督管理措施,授予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许多新的监管权力,但同时也规定了严厉行政问责措施。在授予新的监管权力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明确了基层环保部门下设的环境监察机构法律上的地位,授予其一定的执法权。

新《环境保护法》在界定、强化企业环境义务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针对环保法律违法成本低、威慑力不够的情况,该法提高了处罚标准,规定了行政拘留,确立了环境连带责任,建立了信用档案制度,并创新性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

新《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了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权,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其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公众和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第五十八条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评价:“新《环境保护法》增强了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环境保护法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材料内容总结提升增强了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2023-08-2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9.1 科学立法 学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湖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市区停车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型商超、学校、医院附近“一位难求”,违规圈占公共区域作为收费停车场等乱象不止。据统计,2023年“12345”市长热线共接听111万件,涉及停车的问题达1.2万余件。

民之所呼、立法所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自20233月份启动立法工作以来,在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法委会同监察司法委、市综合执法局、市司法局组成起草专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据统计,通过线上归集、基层调研、现场座谈等形式,共召开会议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20000余条。

经浙江省人大批准,《湖州市车辆停放管理条例》于202411日起实施。为了确保地方立法落地见效,《湖州市车辆停放管理条例》配套“三张清单”——配套规范性文件清单和建议出台政策、制度清单,把立法的“工作链条”进一步延伸到法规的实施阶段,确保《条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湖州市用法治解决市区停车泊位供需矛盾带给我们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6月)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3月20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披露,西藏共有42153名四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24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66.7%;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自治区本级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129件,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据介绍,一直以来,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民族的人大代表通过出席人民代表大会,对各项议案、报告进行审议、表决,提出议案和建议,代表人民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闭会期间,代表们通过专题调研、视察、走访等方式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期盼,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上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保障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党中央每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多次聚焦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将粮食安全保障立法提上日程。2023年相关部门按照程序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送审稿)》,并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企业的意见,赴地方开展实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在此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食安全保障法健全了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机制,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科学立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

材料三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确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持续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3)请你以“维护国家安全筑牢民族复兴根基”为主题,撰写一份演讲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5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反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4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启动。为了让立法能“治住”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在立法过程中,法工委深入企业、地方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金融、互联网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意见建议。通过公示方式,就相关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先后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强调“综合治理”,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教育,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制度,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群防群治体系。强化政府和部门反诈职责,规定各部门、各地之间协同配合、快速联动。规定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的过程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的。
2023-07-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承德市双桥区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全国典型。该区以普法宣传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实现了各村普法宣传有计划、有人员、有阵地、有措施,实现了农村、农户全覆盖;完成了全部村委会主任的法律知识轮训。全面建设村级法律服务咨询中心,双桥区以基层党组织为堡垒,专门抽调公检法司人员,分赴全区所辖53个村担任法治副主任和法律顾问。发挥村级调解委员会的作用,5年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95起,提供法律咨询545人次;以法治文化为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送法进村、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治文化研究等多项工作,终于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成为全国典型。


(1)根据材料,结合“建设法治社会”的知识,分析双桥区是如何建设法治社会的。
(2)中央网信办要求,在当前网络建设中要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完善网络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对网络权益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请你从法治的角度,就“网络权益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要求:①必须从法治的角度分析,如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②基本符合当前网络管理实际。③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创新性。
2023-08-01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试卷(专家版三)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反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4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启动。为了让立法能“治住”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在立法过程中,法工委深入企业、地方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金融、互联网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意见建议。通过公示方式,就相关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先后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强调“综合治理”,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教育,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制度,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群防群治体系。强化政府和部门反诈职责,规定各部门、各地之间协同配合、快速联动。规定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的过程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的。
(2)请你为切实加强“全民反诈”宣传提出两条对策。
2023-03-0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模拟专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从实践情况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就反诈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2021年4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启动。为了让立法能“治住"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在立法过程中,法工委深入企业、地方调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金融、互联网企业及相关监管部门、司法部门等意见建议。通过公示方式,就相关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先后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强调“综合治理",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教育,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制度,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群防群治体系。强化政府部门反诈职责,规定各部门、各地之间协同配合、快速联动。规定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1)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的过程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的。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综合治理活动。
2022-12-02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九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规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不强,相关法律之间衔接性不够,且存在一些法律制度空白,亟须通过制定黄河保护法予以解决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黄河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黄河保护法列入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部门多次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实地调研,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法律草案。2022年10月30日,这部法律高票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口整治、生态流量等作出了全面规定。该法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水利部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依法行使流域水行政监督管理职责;生态环境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在地方政府层面,规定了相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要求黄河流域建立省际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


(1)结合材料,说明该法的制定和施行对推进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意义。
(2)某社区将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请你提出两条活动建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