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格执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一方面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加大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力度;另一方面针对负有相关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的行为,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推动问题整改。“两个针对”说明检察机关(     
①完善执法程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对人民政府负责,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③督促政府依法行政,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
④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为进一步破解审判执行中“送达难”问题,扎实开展司法专递面单电子化改革,多地积极探索开展“法院+邮政”模式,平均送达时长缩短了约3.6天,送达成功率达92.1%,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更多司法获得感。“法院+邮政”模式有利于(     
①快速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提升司法效率
②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的程序和流程
③推动司法审判公开,保障司法结果公正
④坚持司法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3+3+3”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三)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成功获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法治贵州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以下是近年来毕节市有关工作的推进情况: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缩减66%,网上可办率达100%;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率全省之先设立人大立法、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65个,2021年以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11部;着力提升执法水平,选取全市经济相对发达的32个乡镇(街道)开展行政处罚权下放试点,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形成以1支队伍综合执法为核心、11支队伍专业执法为支撑的执法新格局;作为贵州省唯一市(州)开展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全国试点,率先明确构建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监督体系,率全省之先探索开展行政错案问责追责,倒逼依法行政。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毕节市构建法治政府的成功经验。
2024-04-08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广西贵州省“3+3+3”高三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下的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早、上网热情高,尽享互联网发展红利。但网络空间良莠不齐,信息纷繁复杂,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控力、判断力较弱,引诱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两种情况都非常严重。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有人说,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键在于推进科学立法。请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治理更是关系着群众生活的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强调指出,2023年以来,全球发展形势更加复杂,我国人民依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此我国必须强化要用“温情执法”点燃人间烟火气。各地政府迅速行动起来。政府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在大街小巷,给“地摊”松绑,提供方便,定制化斑马线让工人们走路不必“翻山越岭”,这条“定制”斑马线缩短的不只是时间与路程,还有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治理要求不断创新,政府做到了严格执法,但从不为了处罚而处罚,严禁下达罚没指标。“温情执法”点燃了人间烟火气,也使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为什么要强化用“温情执法”点燃人间烟火气。
6 .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决定对8部行政法规予以修改,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国务院这样做(     
①坚持了党的领导,优化了行政法规体系
②是在行使立法权,增强了行政法规体系时效性
③旨在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④有利于完善法律实施体系,促进政府公正文明执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4年2月10日以来,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的上映,正当防卫意识正在苏醒。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副厅长周蕙永说,随着我们国家法治的进步和执法者司法理念的转变,法律肯定会保护正当防卫,我们要让正当防卫者有底气!这需要(     
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②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义务、权力与责任,使法律与人民期待同频共振
③公正司法,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力求司法效果最大化
④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自古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关切,中宣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023年10月24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获表决通过。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网络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网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指导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内容建设,持续加大对含有违反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的网络信息的治理力度。

《人民法院报》发文指出,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承担发挥裁判引领和指导案例作用的担当与使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加大对含有违反爱国主义教育法行为的治理力度,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各地深挖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为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手段;全国多所学校通过一场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涵养着青少年的生命品格,爱国主义种子在青少年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与落地过程中,我国是如何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的。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报表多、数据不能共享、重复报送等问题是困扰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要负担之一。近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搭建数据平台,探索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破解困扰基层的数据重复填报、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实现信息共享,大幅提高职能部门和办事窗口为民服务的效率。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白龙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有居民3998户。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繁重,上级部门需要的数据要从基层汇集,各种材料、报表挤占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此类情况,宁波市镇海区搭建了“E治通”智慧应用平台,采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报表一键填报等功能,让报表“做减法”,服务“做加法”,让数据多“跑腿”,让基层少“跑路”。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搭建数据平台对基层减负的意义。
2024-03-17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行政执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成效。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要求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坚持执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根源,切实解决。《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2024-03-13更新 | 57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