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正司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党和法治的关系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位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现在(     
①简政放权、优化服务②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③科学立法、公正司法④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审理一起消费者诉某公司侵权案件,判决认为,该公司以读书软件获取其运营的社交软件中好友关系数据的行为,未以合理的“透明度”告知原告并获得同意,侵害了原告个人信息权益。互联网法院对这一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①有利于规范互联网公司关联产品之间的数据使用情况
②是监察机关提升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有益探索
③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工作原则,促进了诚信经济健康发展
④有助于维护消费者信息安全,使个体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马克思说过,立法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说明了(   
A.严格执法以捍卫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B.全民守法使法律得到普遍尊重与信仰
C.科学立法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公正司法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021-08-16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镜头一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从 2016 年 6 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至 2019 年 12 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体亮相,共 10 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每审议一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先后总共有 425600 余人参与提意见,意见总数达到 102 万条。

镜头二   2014 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该法自 2015 年施行以 来彰显了威力。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全国多个省份,通过查事、察人、罚款、问责等方 式,不断施加环保压力,让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社会所期望的“有牙执法”成为现实。

镜头三   伴随智慧法院建设的脚步,近年来,人民法院的工作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粗放型向精准化,司法公开的范围、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和延伸。依托信息化手段,中国 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庭审公开网四大公开平 台相继开通上线,真正地将司法活动置于阳光下,提升了司法公信、树立司法权威。

镜头四   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2019年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 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向中小学生、 社区居民宣讲宪法知识;组织公务人员向宪法宣誓;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举办宪法知 识竞赛;开展宪法征文活动;通报违宪违法案件;依托电视台和网站,组织开展与宪法 相关的文艺活动等。


以上镜头案例,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021-08-1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的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中表现为(   
①司法机关对公民在诉讼中的一切权益都要依法予以保护 
②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不受民族、种族、性别等因素影响
③任何公民在诉讼中都平等地享有委托代理、申请回避等诉讼权利 
④司法机关应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但是犯罪嫌疑人除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香港国安立法相关决定,在香港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得到各界拥护和支持。此次立法的目的就是保护绝大多数市民,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防范外部势力干预。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求(     
①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②牢牢把握依法治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④司法机关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做到公正司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执法是反垄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每年发布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公布年度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下列说法对加强反垄断执法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执法,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
②有力促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建设
③公正司法,预防垄断行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④典型案例的震慑下企业可以自觉依法合规经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近年来,微信立案、移动法院、异步审理、线上调解……这些充满互联网气息的词汇显得不再新潮,而已经变成了多地、各级人民法院的“标配”。目前,我国的智慧法院框架已经基本建成,正在向全面建设迈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慧法院建设有利于推进司法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与效率
B.互联网的应用能最大程度超越传统诉讼服务的时空限制,更便捷
C.法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会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提高司法公信力
D.这一举措能更好地保障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审判权
9 . 从2021年开始,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将陆续进行换届,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十条禁令”:
■一是严禁结党营私
■二是严禁拉票贿选
■三是严禁买官卖官
■四是严禁跑官要官
■五是严禁个人说了算       
■六是严禁说情打招呼
■七是严禁违规用人
■八是严禁跑风漏气
■九是严禁弄虚作假
■十是严禁干扰换届
提出这些“禁令”有利于(     
①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行政体系的内部监督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③保证换届顺利进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5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北京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努力打造有利于使普通劳动者幸福安居的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北京营商环境司法机关应该(     
①在商事案件中采取自动化随机分案,以保障案件审理公平公正
②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人民合法利益
③进行庭审公开、文书公开、司法数据公开等,让审判受到监督
④科学立法、公正判决促进审判工作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