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节,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节日,“中国年”正成为“世界年”。

2019年春节期间,不少展现新形象、新风采的活动走出国门,让国外民众眼前一亮。比如,“欢乐中国年·魅力京津冀”活动亮相美国洛杉矶,让当地人近距离了解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点亮2022冬奥主题文化活动走进瑞士,与雪国人民一起见证中国的“冰雪奇缘”与“3亿人上冰雪”的憧憬与努力。而中国图书“越洋”影视节目“出海”以及各种海外公益与志愿服务,也与春节文化相得益彰,让“走出去”的中国故事、中国文化更加鲜活生动,为国外民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中国。

世界对中国充满兴趣,对中华文化更加认可,这其中既有文明交往的需求,可能也不乏经济的联系、市场的驱动,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也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到“协和万邦”“讲信修睦”的世界想象,再到“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润泽的伦理品质,在世界各地激发更多共鸣,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这正是春节文化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

以春节文化“走出去”为契机,把更多优秀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其“活起来”“热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感召力,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春节文化“走出去”的意义。
(2)有人说,“中国春节走向世界已成为一种必然”,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3)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现代化,春节的精神内核和表达形式都在发生变化。如何让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请你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2019-10-1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三TOP20(四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大亮点。其中,现实主义题材独有的“生活气息”正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优质资源。《大江大河》《都挺好》《欢乐颂》《破冰行动》《创业时代》等口碑佳作,用别致的切口、生动的故事、细腻的情感,照亮出中国社会的一个个横切面,而这些切面又拼凑出一幅生动壮阔的中国当代“清明上河图”,成为国外观众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国外观众、影视机构的欢迎。这个趋势,也反过来影响到了国内影视生产商的选题思路,内容与制作水平质量的提高成为影视剧的基本功课。

材料二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版行业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推出大量精品力作,我国出版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期待。我国出版行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这对我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知识,说明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实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2019-12-2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3年,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

回望过去,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动荡频繁发生,能源、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发展遭受严重冲击、面临新的挑战。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提到,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放眼未来,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的必要性。
(2)请你就如何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并阐述其目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平方舟,是我国首艘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被称为和平之舟、生命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11年来航行24万余海里,为超过23万人提供过医疗服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誉为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每到一国,和平方舟都会派出一支支小队,深入当地社区、学校、村庄、残障中心等,进行诊疗慰问和文化联谊,会跳舞、画画、乐器的官兵和医护人员是文化交流中的主力军,和平方舟人一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给自己再多一个自觉文化使者的定位。和平方舟官兵以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对当地文化充分尊重的态度,彰显了中国海纳百川的文明大国形象,赢得了各国民众的普遍赞誉。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方舟航行一路,中医文化传播一路。和平方舟所到之处,刮起中国旋风,当地舆论高度关注,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和大白船相伴的过程是辛苦的。这么多年,所有人都坚持过来,也不觉得苦和累。船上有句话口耳相传:一艘船,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指挥员、船负责人、医生、卫生员、船员、炊事员……这些人就像螺丝钉,每个岗位都很重要,共同构成了和平方舟这个整体。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伟大征途中,和平方舟号肩负国家使命,带着对国家的热爱,用一串串壮美航迹、一次次真情对话、一幕幕仁心大爱,拥抱世界,传递友谊,把新时代的中国名片擦得更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和平方舟”号如何把新时代的中国“名片”擦得更亮。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和平方舟”号对当代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3)为树立文化自信,某校开展“中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班会,请你结合实际写三条活动建议。
2020-03-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3月名校调研文综政治试题
6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时代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十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奋斗,为地球增添绿色。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高原上接力,创造出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20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将山西右玉从不毛之地变生态绿洲;几代人探索毛乌素沙漠的成因,寻找治理对策,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终于让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止沙生绿;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经过近30年艰辛治理,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创造性的治理模式令人惊叹,如库布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在创造治沙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让中国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并引领全球绿化面积实现“逆袭”。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中国植被增加量占全球植被总增量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

材料二: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许多展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的对话:

牌坊、徽派“三雕”……“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安徽园将皖南古村落的“水口园林”样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呈现在世人面前。

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灵感,在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基础上,通过独特的现代设计语言,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设计师借鉴了中国山水画前景、中景、后景的布局,用石、光、水、风、木、人等元素,来定义新的园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日本著名设计师从中国古文名篇《桃花源记》获得灵感,建造“桃源乡”展园,重现日本或中国逐渐消失的风景,以及美丽风景下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引领全球绿化面积实现“逆袭”的?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对话的意义。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召开主题班会,探讨如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共同建设美好世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出两条建议。
2019-10-1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高三2019年7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政治试题
7 . 材料一 文化,让世博更精彩。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下是部分国家馆。
材料二 上海世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上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许多观景带被严重破坏,地上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等废弃物,地面上变成了黑糊糊的泥地,休息的长椅上躺满了人,……令工作人员苦不堪言。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举办世博会有什么文化意义?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如何保护世博园区的环境提出几条建议。
2017-11-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