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公元前16世纪,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随着制瓷技艺的进步和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塑造,陶瓷被赋予了特有的文化意蕴。隋唐时期中国瓷器开始向外域流传,并逐渐风靡于世界各国。由此可见(       
①文化传播推动陶瓷文化价值共享                           
②价值观深刻影响人们的文化审美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充满坎坷与艰辛,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行稳致远。神舟一号飞行试验的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零”的突破,神舟五号首次一人一天飞天,神舟六号首次多人多天飞天,神舟七号首次太空漫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如约举行。

“天宫课堂”先后在北京、四川汶川、香港、新疆乌鲁木齐等地设地面课堂,采取“天宫+地面”的模式,天地连线、实时互动;浮力消失、水球光学、太空“冰雪”、液桥演示等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让青少年感知天地差异,体验宇宙奥秘;通过全球同步直播,让世界听见中国梦想的声音,并通过网络回应广大网友提出的问题,拉近网友与太空的距离。

“天宫课堂”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一个国家品牌,观看完直播视频后人们纷纷表示:要将“我的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把“天宫课堂”打造成为太空科普国家品牌的文化意义。
(2)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行稳致远。结合材料并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正努力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请列举我国在教育领域采取的两项具体举措并闻闻明其主要作用。
3 .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经贸与投资搭建了新平台,正在为沿线国家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沿线各国对复合型语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中文+”逐渐兴起。当前“中文+职业技能”“中文+专业”“中文+标志性项目”等人才短缺。材料表明(   
①“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文+”走向世界
②我国借助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提高了中文国际影响力
③“中文+”契合了“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
④“中文+”的出现会对世界文化多样性造成冲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西方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扩大文化影响力,通过“比照集团行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以西方文化为荣,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现象)在第三世界建立一个“比照集团”,引诱意志薄弱者效仿,从而使其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警示我们要(     
①防止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②发展本民族文化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③反对中西方文化的民间交往
④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同步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承载着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的进博会,已经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也为国内外文化搭建起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舞台。举办进博会有利于( )
①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②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
③通过人口迁徙让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
④达成国际社会都坚持的同舟共济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此标志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与时俱进,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文化形式
②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博采众长,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1年是“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希腊和中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均缔造了源远流长的文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是双方友好互利合作的坚实基础。双方应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努力,让两国的古老智慧之美、民心相亲之美、文明交融之美结出丰硕的合作之果。下列与“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理念一致的是(     
①相互认同,彼此融合
②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③零和博弈,彰显个性
④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022-02-1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政治试题
8 . 孟晚舟的释放与中国外交风格的转变不无关系,而这种变化背后,是时与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普惠各方,这一外交理念已经显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既能展现中方自身的文化和利益诉求,也契合世界各国紧密融合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     
①文化交流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07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     
①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②准确报道国际新闻,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好地帮助国外民众认识中国
④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2-08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为此,必须(     
①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养分
④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在融合中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