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文化交锋与文化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为期3个月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于2022年7月初开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来自意大利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不远万里跨越山海来到中国,展示意大利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两国文化交流推向新高潮。举办该展览(       )
①可以使人们感受到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有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拉近与意大利文化的距离,增强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
④推动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隔阂,促进两国文化的丰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在2021年10月开幕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上,中国,亚美尼亚、柬埔寨等10国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推动亚洲文明脉络探究亚洲文明守护、亚洲文明价值阐释,亚洲文明互鉴,倡导在联合考古,历史古迹保护修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由此可见(       
①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明对话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③文化交流赋予了亚洲文化的价值
④文化交流合作可跨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3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4更新 | 125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4 . “易本书”源自佛山市图书馆推出的家藏图书共享平台。作为“一本书”的谐音,“易”为“交换”之意,同时有“容易”的意思。通过图书交换、分享家庭藏书,盘活市民家中的藏书资源,与公共图书馆藏书形成资源与功能的互补,实现公共文化交流的多赢。

“易本书”改变了人们的借阅理念,丰富了全民阅读方式,拓宽了全民阅读路径,带来阅读新体验。

对很多人而言,加入“易本书”平台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借出家藏图书为拥挤的书架腾出空间,还可以通过平台借到在图书馆难以借到的好书,在共享中收获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易本书”活动的文化意义。
2022-07-19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和如羹焉。水醯(xǐ,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
②和羹的同一性制约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各种食材的不同规定着羹美的基本趋势,文明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④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27更新 | 9159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且从未中断的文化。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相互交流
③人类文化差异会不断被消除,走向同一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