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4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说明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②“贱买贵卖的特权”表明追逐剩余价值是现代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陈腐世界的代表”揭示落后的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④“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共同的正义和道德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①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②奴隶社会: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发明和应用文字,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③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作坊,创造了巨大财富,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史书记载某一历史时期,“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存在封建制生产关系       
②地主阶级完全占有土地和农民
③私有制刚刚确立,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④地主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依附于地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20更新 | 1052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同步练习
4 . 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这首民谣反映了(       
①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
②地主剥削农民的根本原因
③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下,没有生活出路
④封建国家统治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2-11-19更新 | 967次组卷 | 39卷引用:统编版(2019)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判断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
6 .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主要表明(  )
A.手推磨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蒸汽磨代表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水平大大超过了封建社会
C.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
D.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社会的变化
7 .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青铜器,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殷墟还出土了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社会(     
①已经产生了阶级划分
②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
③还没有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存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8 . 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下列对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④被奴役的劳动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唐代诗人张籍在其创作的乐府诗《野老歌》中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通过短短的几句诗就展现出封建社会的“官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下列对封建制生产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处在经济被剥削政治受压迫的农民毫无人身自由
④让农民从事徭役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有少量土地
②“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③“呼儿登山收橡实”说明农民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④“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