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上,是一个既包含“质变”又包含“量变”、表现为“质变一量变”的历史历程。这表明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相同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没有严格界限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4 . 邮票承载着历史记忆,传递着精神火炬。方寸之间,忠实镌刻时代前进的足迹。下列对邮票中的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图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主心骨
②图2: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
③图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④图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绘制了一条1921年至1949年标志性事件数轴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②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③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④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