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而言,外国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应是正常的。

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4版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北京报道,说:“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泰晤士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地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生平。

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2021-10-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简要描述材料二反映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 . 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102周年华诞。某思政课研究性学习小组将党这100多年的奋斗历程划分为如下图所示的4个篇章,重温我党艰苦卓绝、拼搏向上的奋斗历史,感受我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感叹我党带领人民实现飞跃,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第一篇章:开天辟地第二篇章:改天换地第三篇章:翻天覆地第四篇章:惊天动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①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
②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富国大业
③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兴国大业
④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透过那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的独特历史细节,描绘出一幅苦难中不屈、黑暗中寻路、危难中图强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视剧《丁宝桢》讲述了晚清名臣丁宝桢一心为民、爱国图强的故事。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丁宝桢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在近代中国,以丁宝桢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些仁人志士的尝试(       )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②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④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方寸记录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将20枚邮票连接为100厘米长卷式邮票(下图为其中4枚),展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成果。下列对相应邮票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1——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自此共产党彻底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
②图2——规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自此人民掌握国家政权有根本法保障
③图3——实现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成功开创
④图4——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如下图)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下列表述,可能是该剧剧情的是(     

   

①中国先进分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行
②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意气奋发地开展着社会主义革命
③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某同学绘制了一条1921年至1949年标志性事件数轴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是各国工人政党中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②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③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④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