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在于(     
①在工人运动中大胆实践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化
②探索“第二次结合”,找到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③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④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形成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风雨洗礼,阔步伟大征程。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深情点赞“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展望新一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人心,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踔厉奋发,团结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条理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200字左右。
3 . 2024年寒假期间,南昌一高中生和家人一起参观江西省博物馆“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板块面前,他们仔细听了讲解员的介绍。以下是他关于这段历史的思考,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③社会主义初步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兴国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4 . 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

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③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的结果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民的命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论述印证了(     
①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
②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真理性
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心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③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④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9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7 . 电视剧《丁宝桢》讲述了晚清名臣丁宝桢一心为民、爱国图强的故事。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丁宝桢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在近代中国,以丁宝桢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些仁人志士的尝试(       )
①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②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④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
②“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的想法,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预言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强调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有英国经济学者指出,在1921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还只是一个拥有少量党员的小党派。在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的军事实力要远超共产党,但共产党取得了最终胜利。其原因之一在于,经过抗日战争后,中国人已经不再信任国民党,而共产党赢得了人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心,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检质量测政治试题
10 . 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328次组卷 | 102卷引用:江西省靖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