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阅读材料,阐述图片中发生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事件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
2024-01-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杭州华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材料二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要回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2023-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近代以后,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023-12-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成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74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精辟概括,如果要归纳成一个主题词,就是“伟大飞跃”。74年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事实,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今天中国全面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面是某班同学搜集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资料。

大革命时期(1924—1927)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了国民党数次“围剿”。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2023-1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权,奠定了新中国发展的初步基础。这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只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对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阐述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023-11-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也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3-10-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919年1月,李大钊撰文指出:“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开始时,英勇地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后来,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事实,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样,五四运动就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材料三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1)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应运而生”的?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是当时中国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基于此,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在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的欧洲出现了“共产主义的幽灵”,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事业的艰辛探索。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在20世纪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中国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的情况近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1)结合材料,指出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3-10-0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