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充分证明(       
①封建制度始终制约着社会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无法在中国存在
③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成就和独创性理论成果。这些成就、成果的取得(     

①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的理解。
4 . 下表反映了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情况。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年19.1%1.5%0.7%6.9%71.8%
1956年32.2%53.4%7.3%0.1%7%
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我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合作社经济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性因素
D.个体农业经济不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5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成果。这些思想理论成果(       )
①指导制定并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找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主心骨的地位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01-02更新 | 777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博雅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这些成果的取得(       
①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为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主要得益于过渡时期制定和实施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7更新 | 792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没有矛盾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③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④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9 .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上,有的人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以“社会主义建设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为主题,撰写一份政治小论文提纲。(要求:自拟标题、提出论点、逻辑清晰、术语规范,总字数在200字以内。)
10 . 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张灯结彩,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④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民民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