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比过去更复杂、更难,但我们有信心做出科学回答。我们的这种信心来自于(     
①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遵循
②新时代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④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3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都论述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材料一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希望全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坚定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2024年1月19日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

材料二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1)请运用《经济与社会》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原因。
(2)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以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提纲。(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3 . 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当人群不时爆发出“毛主席万岁”的呼声时,毛泽东则将身体探到栏杆外,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中国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伟大决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逐步改善、民生得到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历史经验?
2024-03-2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于2023年6月举行开馆仪式。纪念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的奋斗历程,系统介绍了1926年以来党的秘书工作的发端和成立,在“白色恐怖”下的坚守和发展,展示了党的秘书战线工作者忠于使命、深藏功名的事迹。这表明我们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逐渐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秘书工作制度
②经受考验而不忘初心使命,努力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推动秘书工作专业化,担负起改变旧中国面貌的历史重任
④一以贯之重视秘书工作,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426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星金考卷】2024年高考领航卷(五)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 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民族复兴,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不可能仅凭想象或别国经验设定出道路的标准化版本。从浴血奋斗闯出革命之路到自力更生铺就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开启改革开放之路到砥砺奋进擘画强国富民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越走越坚定”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3-17更新 | 6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滨州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6 . 20世纪末,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宣告共产主义已被“终结”的“历史终结论”。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后,中国依然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迎来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全面进步,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这说明(       )
①方向决定前途,要坚持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社会历史进程的多样性存在于统一性之中,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福山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已经到达终点,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该观点中的逻辑错误是(       )
A.偷换论题
B.自相矛盾
C.偷换概念
D.轻率概括
2024-03-17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调研政治试题(三)

7 .

以上论断(     
①阐明了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不断地进行社会革命
③体现了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
④阐述了自我革命是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同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来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像万里长江一样,一浪高过一浪,虽有迂回曲折,但大江东去的方向不会改变。

了解这一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②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在开拓中前进
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以世界社会主义模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并在多样化的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中日益趋向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组织人民群众满腔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组织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新时代,我们党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人民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这样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团结带领人民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2024-03-10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10 . 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远航再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不懈奋斗,孕育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为应对当今人类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4-03-08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