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下列对“新 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②时代表明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新时代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明我国已成功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④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不断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3 . 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世界格局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从社会主义史看,我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③要以“不变”来理解,党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要以“变”来理解,党领导人民通过不断奋斗实现了中国的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习近平在关于《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问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两个“不容置疑”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第一个“不容置疑”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可结合本国实际改变根本发展方向
③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已经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认识新时代、拥抱新时代”为议题,纷纷上网搜集材料,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材料一   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点赞“新时代”——十八大至今,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共享新时代,中国智慧和方案彰显世界美好未来”

材料三   奋进“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百年大党立志千秋伟业作出的战略抉择。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四   自信“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平视这个世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的苦难辉煌,也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无比自信和深厚底气。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在哪里?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何重要标志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
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时代的“新变化”与“没有改变”指向的具体内容。
4.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分别说明了什么历史性论断?
5.结合自己家十年的变化,展望未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6.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这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推进了哪四件大事?
7.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我国经历的三件大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8.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9.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会随之变化。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0.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
11.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奋斗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2.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以“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清晰。
1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映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撰写一篇短评。
14.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等角度,探究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应拥有“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和底气。
2023-09-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五大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今天,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而来?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的理解。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中国这十年,江苏“强富美高”的梦想与中国梦携手并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苏省按照总书记擘画的“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蓝图迈向新征程。

十年来,新江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不见面审批”成为“放管服”改革的一大突破,“自贸区红利”正成为物流、人流、创新流竞相迸发的新热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江苏外贸企业“逆风飞扬”,助力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成为实现“经济强”梦想的铿锵力量。

非凡十年,饱含奋斗之力,新江苏始终把“百姓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葆初心,笃行不怠,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解析江苏“强富美高”梦想不断实现的原因。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用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
2023-03-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提出了牢记“五个必由之路”的要求。就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新时代的最强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人民的幸福线
②要实干兴邦,画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要坚持自我革命,为人类解决一切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提出了牢记“五个必由之路”的要求。就是“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是新时代的最强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要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这个人民的幸福线
②要实干兴邦,画好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同心圆
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要坚持自我革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走了百年。百年成就非凡,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亿万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国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坚持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
④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