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2017年,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山西、浙江三个试点省市成立监察委员会,整合政府的监察部门、预防腐败局及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等职能,对本地区所有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
A.有效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关键举措
B.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
C.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表现
D.完善科学考核制度,确保权力公正运行的要求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提出,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由此可见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监察委员会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④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8-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部署。下列做法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是
①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
③坚持依法治国,把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结合起来
④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 .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进行了全面修改。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展开执法检查,以督促相关法律制度落到实处。2017年2月,由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海南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的决定》开始实行。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各级人大在加强安全生产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作为民事法律的指导性规则,民法总则的通过(     
①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决定权   
④有利于更好保护民事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 . 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要求,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省(市)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建立监察委员会与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强化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制约。在三省市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意在
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拓宽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③实现人大与监察机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④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17.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上述地区将成立监察委员会,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国家机构体系将形成在各级人大统摄下的“一府一委两院”的格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从顶层设计上整合反腐资源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领导、依法治国 ④这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7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③人大是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从1986年出台民法通则,到2016年民法总则(草案)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中国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关键一步,“民法典时代”即将开启。从“通”则到“总”则,一字之变折射出
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
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
③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
④公权力不再随意侵犯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与“国家管理”主体单一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一字之变(   
①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的社会地位
②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③有利于弱化政府管理职能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④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能更加充分地参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