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些地方野生动物泛滥成灾,危害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农牧生产。为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制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202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修改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

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审议,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阐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2)运用所学知识,为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提两条具体建议。
2023-07-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10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由此可得,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①对已经存在行为规则认可,创制法律规范
②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行为
③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有普遍约束力
④通过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实施国家治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     
①规范立法有助于提高立法质量
②健全国家法制体系的目的在于规范立法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健全国家立法制度
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视剧《狂飙》热播,口碑一路“狂飙”。此剧讲述了以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政法队伍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进行长达21年的正邪较量,将人性的复杂多变、扫黑除恶的任务艰巨、社会现实的严峻表现得深刻宏阔。如今,《狂飙》已落下帷幕,而现实生活中的扫黑除恶工作将继续开展,这要求(     
①政法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
②政法机关保持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③公安机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守住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④发挥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保持群众对黑恶势力的高压态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国情出发提出“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表明(       
①与时俱进是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法宝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
③实事求是是党有效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④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下列与法的职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打击敌对势力与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法的社会职能
B.司法部门加强守法用法的宣传与教育——法的社会职能
C.居委会调解邻里纠纷——法的政治职能
D.高考考试作弊有关行为纳入我国刑法——法的社会职能
8 . 时隔93年,江西井冈山茨坪林场白银湖村的同一户农民家庭,贴出了两副不同的上下联,横批却完全相同。两副对联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     
上联:分田不忘共产党
下联:幸福牢记毛委员
横批:共产党万岁

——书于1928年

上联:脱贫全靠惠民策
下联:致富迎来幸福春
横批:共产党万岁
①深化改革、对外开放
②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④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关于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②有法的国家就是法律体系完备的国家
③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春秋》决狱”是指两汉时期审理案件以儒家经义定罪量刑的一种断案形式。它坚持原心定罪原则,即根据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善恶,来断定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给予处罚。“《春秋》决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酷刑刑的作用,也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但过于注重犯罪的主观因素.仅仅以伸缩性非常大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判案,必定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启示我们(     
①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②应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坚持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22更新 | 3489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