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人民网第21次全国两会调查结果出炉,“依法治国”当选十大热词之首。对法治的呼唤,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下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最根本的保证
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完全对等
④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③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
④法律与人类社会是一对孪生兄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政治试题
3 .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全国法令,制定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推动古巴比伦王国进入上古两河流域的全盛时代;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这表明(     
①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法律体现着全民的意志
③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④法者,治之端也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2-07-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于5月1日起施行。职业教育法的修订(     
①彰显人大常委会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②体现法的社会职能,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③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④说明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7-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到了近代社会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     
A.法律具有阶级性
B.古代社会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C.法律能惩治犯罪分子
D.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2-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瓢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期末政治试题(普通班)
6 .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是亲子的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     

①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
②有利于推动法律实施从事后惩戒向事前引导转变
③强化了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④使“依法带娃”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春秋》决狱”是指两汉时期审理案件以儒家经义定罪量刑的一种断案形式。它坚持原心定罪原则,即根据行为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善恶,来断定其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给予处罚。“《春秋》决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酷刑刑的作用,也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但过于注重犯罪的主观因素.仅仅以伸缩性非常大的伦理道德为标准判案,必定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出现。这启示我们(     
①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②应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坚持制定法律和认可法律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22更新 | 34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网络学习线上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