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与此同时,该法还明确政府部门、粮食生产经营者、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及公民个人、家庭等有关主体的节约义务,有利于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粮食节约,在节粮、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耕好“无形良田”,保障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2024-02-24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下学期2月一模考试政治试卷
2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机遇源自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3年以来,中国多部门持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加强与外资企业、商协会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提供更大程度的便利。2023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发布,推动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履铿锵,在深化对外经济交往、实现合作共赢的过程中,将政策机遇、开放机遇转化为发展机遇,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机遇能不断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的原因。
4 . 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等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同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分级分类制定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学习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激励机制。这有利于(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用权意识
②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以自身奉公守法树立良好领导干部形象
③推动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规国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履职尽责能力
④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后的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作为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黄河之治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这部法律必将对保护母亲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发挥重要作用。《黄河保护法》的施行(     
①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为黄河流域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是提高人民环保和法治意识的关键
④有利于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邹斌,曾经是一名在工地上和灰浆、筛泥沙、砌砖头的95后新生代农民工,2015年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为中国赢得了首枚砌筑奖牌。国之重器,大国工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2014年全国政协召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近年来,政府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布局的优化,批准设置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它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如今,邹斌已经是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质量管理员、“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长。他说:“如果不是这个好的时代,这些好的政策,我过的完全会是另外一种生活。”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改前后对照表(部分)

修订前修订后
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实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1)“如果不是这个好的时代,这些好的政策,我过的完全会是另外一种生活”。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职业教育法的修订遵循了全面依法治国哪些原则?
7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对下列古语的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古语解读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商君书·算地》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管子·明法解》完善的法律实施机制,有利于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9更新 | 900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在法治轨道上依法战疫,有力维护疫情防控秩序。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疫情案件7047件9377人,不捕1584件2528人;起诉11340件15666人,不诉1437件2393人。这充分体现了(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将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法律实施中司法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法者,治之端也。”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有人产生这样的疑惑: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但又强调宪法法律至上,到底是“党大还是法大”?这种观点在思想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险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基于(     
①全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一角度说明“法”地位更高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二者高度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截至2021年1月1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计274件,包括宪法1件、宪法相关法46件、刑法1件、民商法23件、行政法92件、经济法75件、社会法25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类11件。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反食品浪费法。由此可见(       
A.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B.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C.我国已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D.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