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韩非子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北宋司马光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的统一性
C.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人必须尊重法律权威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人平等、公正司法的法律思想

2 . 食品“知假买假”能否“退一赔十”?2023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个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回应这一争论已久的话题。以下为其中两则案例:

案例1

郭某向某经营部两次购买某品牌白酒共付款22097元。后郭某怀疑其购买的白酒为假酒,遂向管理部门举报。经查实为经营者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郭某起诉某经营部,要求退还购酒款并支付赔偿金。法院审理认为,郭某购买的白酒属于生活消费需要,其请求支付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应予支持,故判决某经营部退还郭某货款22097元并支付郭某赔偿金220970元,坚持了把维护食品安全作为处理食品案例的首要价值取向。

案例2

沙某首单购买30盒饼干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后,短期内多次追加购买共计200盒,要求经营者“退一赔十”,而法院综合考量案涉饼干的保质期、普通消费者通常的生活消费习惯等因素,认定沙某的加购行为超出正常的生活消费所需,仅以首单30盒饼干为计算惩罚性赔偿金的基数,其余部分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不予支持。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为什么对上述两则案例在给予惩罚性赔偿时作出了不同的判决结果。
3 .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法学家。研究《管子》的法治思想,对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譬如:“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下列对材料中蕴含的法治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具有社会规范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②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巨大作用
③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与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
④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3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2014年修订通过“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通过不懈努力,我国生态环保领域形成了由1部基础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若干部涉及大气、水、噪声等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及审议中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等4部区域法律组成的“1+N+4”法律制度体系。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全国多个省份,发现问题,实施监督。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目前全国法院已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或组织2426个,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6.5万件。自2015年7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开展以来,审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5万件。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累计查办重点案件超过17万件。“十三五”期间,办理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较“十二五”时期增长了1.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以“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7-0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一部重要法律,也是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的专门法律,是推动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确保国家安全的有力法治保障。由此可得,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①对已经存在行为规则认可,创制法律规范
②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行为
③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有普遍约束力
④通过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实施国家治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人治提倡圣君贤人的道德教化,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强调依法治理,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下列观点体现法治思想的是(     
①能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
②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④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持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做到了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和依法监督。

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首次听取国务院报告国有资产“家底”、首次听取国家监委专项工作报告。近年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中若干个“首次”令人印象深刻。十三五时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对30部法律和有关决定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不仅把成熟的经验做法固定化,还创新引入第三方评估、暗访等方式方法,使得监督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31个报告,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进行2次专题询问,开展7项专题调研,作出1项决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监督工作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意义。
2023-02-09更新 | 487次组卷 | 4卷引用: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监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切口”立法是近年来地方人大立法改革探索的新趋势。旨在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鼓励和规范现场救护行为的《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旨在提升母婴健康水平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着眼建立科学、严格监管体系的《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这些极具特色的地方立法,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填补了全国性立法落实到地方的一些操作性规范空白,体现了地方立法方面的创新作为,为地方改善民生,提升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地方人大为什么要探索“小切口”立法。
2022-09-17更新 | 50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政治试题
9 . 前些年,救助摔倒老人反被讹报道频频流传于网络,"扶不扶?救不救?"成了困扰着人们的社会难题。用法治传递正能量,有法治中国鼓励做中国好人。下图表明,在我国(     

①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③法律对道德具有促进作用
④法律能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7-2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考试政治试题(合格考)
10 . 编纂民法典,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长江保护法的颁布施行,让守护母亲河从此有法可依;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这表明(     
①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政治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③我国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用不断增强
④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