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根据实践需要满足人民期盼,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法治动力。该法的实施(     
①表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②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是以法律的形式将党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法制化
④体现了依法治国立足中国实践,保证乡村振兴的实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重庆·一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公布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努力打破市场“旋转门”“弹簧门”,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范化解经济运行风险。把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03-17更新 | 7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必修3)第08课 法治中国建设(A卷基础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立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编纂民法典”的部署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立法工作重点项目,在广泛征求党政机关、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民法典对原有民事法律进行梳理、整合、完善,对众多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确认”。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新增了居住权、人格权和国家订货合同制度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对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编纂民法典是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2021-03-07更新 | 54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部编版必修3)第09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A卷基础篇)
4 . N村采取背对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掌握村支部成员工作开展情况和履行职责情况,通过这种形式,使群众逐渐产生对基层民主的感性认识,进而习得民主的理念和途径。材料说明了社区基层民主
保证了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夯实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