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法律
2 . (  )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A.法制B.人治C.德治D.法治
3 . 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一百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前提是让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
③总目标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④要落实改革举措,直面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4 . 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①旨在强化宪法监督,推进和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②强化了政府的法治意识,提高了依宪施政的效率
③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防止权力的滥用   
④彰显了宪法权威,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辽宁·一模
5 .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贯穿始终,成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鲜明指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法治工作的价值尺度。这是基于(     
①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②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④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17更新 | 37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3)【专项训练】:专题08 法治中国建设
2021·云南昆明·二模
名校
6 . 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影响深远。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从其踏入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 就要开始抓,教育引导他们把法治的第一粒扣子扣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依法治国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②党员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③共产党员要牢牢记好“法治”是第一粒扣子的初心和使命
④党员干部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全社会法治氛围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2021-08-17更新 | 106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3)【专项训练】:专题08 法治中国建设
19-20高一下·山东济南·期中
7 .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这启示我们必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地位
②正确地处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③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8-17更新 | 307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同步测试
19-20高一下·山东·期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立法有温度,民生总关情,看似高冷的国家立法,其实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的“小事”,比如遭遇“霸座”、被“垃圾信息轰炸”……如今,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民法典都进行了一一“校正”。

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民法典在体例结构、法治理念、法治原则、规范体系、制度设计等方面,都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华文明的印记。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立法回应了现实关切。而且,民法典的制定克服了以往民事立法的碎片化现象,按照民法的科学原理架构民法典,体现了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贯通。

编纂民法典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好民法典意义同样重大而深远。民法典这部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一定能够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让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9 . 2020年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这是因为(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依法防控是党依法治理、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的体现
④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可以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1-07-3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同步练习
2021·陕西咸阳·二模
10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于2020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由此可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        
①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