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这是新中国首部基础性、综合性对外关系法律,是对外关系领域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完善涉外法律体系,提高对外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外关系法列入有关立法工作计划。2022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对外关系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初审后,按照立法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调研等。2023年6月该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对外关系法的制定是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治理事关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政权安全。2021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多年来,某村一直在探索“三治合一”的治理模式,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该村组建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村民代表为主体的百姓议事会和参事会,组织村民说事议事、献计献策、合力干事、共同监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道德评判团”,开展“最美”系列和星级文明用户评选活动,实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道德典型评选常态化,以评立德。成立由老党员、村干部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等组成的“评审团”,将司法调解小组搬到村民家门口,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三治合一”治理模式所发挥的作用。
3 . 红军长征时期,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③同人民风雨同舟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
④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某县检察院因该县环保局未对不缴纳排污费的企业进行处罚而对其提起诉讼,这是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破冰”意义。这起“官告官”()
①制约权力滥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权力监督
③属于司法监督,有助于打造法治政府
④体现依法治国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7-09-21更新 | 56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必须公开向宪法宣替。这是因为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宪法       
②宪法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