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已经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完整的司法程序。这说明(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由此可见(     
①法是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反映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④法所反映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4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法学家。研究《管子》的法治思想,对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譬如:“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下列对材料中蕴含的法治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具有社会规范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②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巨大作用
③法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与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相适应
④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7-13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4 .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有名的条文便是“同态复仇法”,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同时也规定,“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赔偿其买价之半。”这说明(     
A.任何法律都不可能体现所有人民的共同意志
B.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
C.国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D.古巴比伦时期,法治已经代替了人治
2023-01-19更新 | 856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一些父母“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虽然我国的民法典,教育法等法律从不同角度对家庭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但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整体性法律设计。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填补了家庭教育领域的立法空白,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1)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
(2)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请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谈谈国家应该如何保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效实施。
2022-11-10更新 | 26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奋斗铸就辉煌。

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碎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2020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逆势跨上新台阶:战“疫”又战“贫”,全面脱贫的目标实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奋斗铸就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铸就辉煌的原因。
2022-07-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鄂冀三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反复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这说明(     
①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②治理国家必须坚持法治和人治相结合
③治理国家应强化道德的教化支撑作用
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山东临沂·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根据在于(  )
①领导干部是党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媒介和载体
②领导干部掌握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法治资源
③领导干部担当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示范角色
④领导干部决定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道路、进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高一下·重庆渝中·期中
9 . 阅读材料,运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理论填写下表。
材料体现相关理论
2020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237.1万件次,立案44.3万件,处分39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18人,厅局级干部1989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目的是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要把人民作为衡量法治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把法律监督工作真正置于人民群众监督评判之下。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和道德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的法治体系也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021-05-04更新 | 5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3)【专项训练】:专题07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9-20高一下·山东淄博·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国人大等相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和权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密切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总结改革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有序开展民法典的编纂工作。民法典草案全文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汇聚万众智慧,充分反映民意。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回答:
(1)简述民法典的编纂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
(2)说明民法典的编纂是如何实现科学立法的。
2021-01-17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统编版必修3):期末押题预测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