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现代化是从现实国情出发进行选择的现代化;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化;是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加以强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基础上,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新部署: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报告作出的新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作用。
2023-08-0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正式施行。从“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角度,材料说明了(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
②法在国家治理中管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③确保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
④通过科学立法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院。人民法院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中关于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的规定,判决粮油公司全额向农户支付购粮款。这一案例体现了(     
①法维护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
②法具有阶级性
③法的社会职能
④法规定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2022年12月的全国“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我国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因为(     
①宪法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坚持和加强党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③宪法是我国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
④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求“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     
A.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B.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D.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化。

近年来,我国全面构筑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生态环境立法方面,我国通过加强环境立法,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改革的部署,使改革举措于法有据。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家层面的生态环保法律得到了全面的重构。同时,我国环境司法体制、机制加速改革,推动出台一系列重要司法解释和政策,织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我国还积极推进环境执法体制改革,强化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常态化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
7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不能搞“全面移植”。这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要(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8 . 中国古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体现了(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C.法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社会职能
2022-07-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这表明(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
②我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符合社会和人民需要才能实现良法善治
④法治的关键和生命力在于有法可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提出“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法律要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C.无论古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2-07-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