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沉浸式文旅项目在各地不断涌现: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街区……沉浸式文旅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为游客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在长江一艘游轮上,《知音号》演出正在进行,游客们穿梭在舞池、酒吧等空间,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汉历史片段相遇,在和演员的互动中走进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剧情;在山西,已展演十年的《又见平遥》让观众步行穿过迷宫般的多重空间,感受平遥古城故事的悲壮情怀;在四川巴中,《梦境光雾山》山水夜游项目,将光雾山变幻的天然团雾作为投影成像载体,在300米悬崖绝壁上再现千年米仓文化和《巴山背二歌》文化遗产,让游客沉浸在剧情中;在贵州,实景演出《天酿》将数字新媒体技术与山水空间融合,演绎茅台酒文化的历史变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沉浸式文旅受到游客青睐的原因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私家车时坚持讲求实惠、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这使得新能源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熟。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还与不限购、免征购置税、购置补贴等多项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有关。


结合材料,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说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为什么会有更好的消费前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老字号焕新、新消费崛起、众多中国品牌纷纷“国潮化”,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在国内外圈粉无数,留下众多发光瞬间。专家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解读:国内进入物质充裕时代,“Z世代”(95、00后)消费者成为主力,其消费行为呈现重品质、个性化等特征;传统国际一线品牌对新消费主力而言,品牌形象略显错位,性价比不足;对年轻一代而言,蕴含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国货具有心理、情感和文化上的优势;中国制造及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和高效,不断输出有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和研发成果;国货赢得好的口碑和高复购率,穿越周期,得益于产品中凝结的匠心;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磨练,“入世”20载的风雨,全球化浪潮的洗礼,才换来了国货品牌回归舞台中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揭示近年来我国国货崛起的奥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春节中国消费实现了"开门红",8210 亿元"账单"见证中国经济活力。这个春节,快递不打烊。网购年货,网上订餐备受青睐,各大餐饮商家纷纷推出了不同品种、不同价位的成品或半成品年夜饭套餐、春节礼盒等优质的节日供餐服务,充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餐饮需求。调查显示,年夜饭卡路里三年来三连降,今年爆款菜单热量比去年降了29%。

1 亿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在外人员与家乡亲友互寄年货特产成为新潮流;就地过年还激活了文化消费市场。春节期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 75 亿元。"云赛事""云旅游""云花市"等线上文化活动丰富了百姓的假日休闲需求。


另外,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也成为 2021 年春节消费的亮点。据统计,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黑科技年货" 消费增速同比超过 100%、 300%,洗地机销量更是大涨 18 倍。从吃得饱、用得起,到吃得好、玩得好,春节消费步步升级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 2021年春节消费的特点并分析我国2021年春节消费实现“开门红”的原因。
2021-08-16更新 | 505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 2021届高三4 月模拟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2020-12-31更新 | 11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6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6 . 辨析: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就是要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2018-10-1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单元测试题 第1单元 生活与消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8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2018年以来单月首次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8.5%。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高档家用电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2.2%和7.6%,增速分别比4月份加快1.4和0.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保持10%以上较快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6538亿元,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4963亿元,增长30%,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0.5个百分点。五一假日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4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园内旅游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2018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 某市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农村居民实际增长率(%)
200912.49.615.85.8
20118.68.213.25.2
201310.18.713.75.4

注:2013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

材料二:人民网“寄语十八大”,道出百姓心声

网友1:我非常关注房价,如何才能让房价降下来,我们好买的起。网友2: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希望能够重视。网友3:多关注下岗供人,多关注低收入群体,控制高收入垄断行业,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网友4:加大对农村保障制度的实施力度。网友好青年:希望十八大的召开,能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强百姓的消费信心?
2018-08-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县岗上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晚自习限时训练:多彩的消费
9 .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在阐述“发展目标”时指出,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材料二:2017年“双十一”即将来临,接踵而至的是网购族们的“血拼”、“蜂拥”消费。不可否认,“双十一”消费确有实惠可图,但“居家过日子”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要理性对待。俗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不计成本的盲目购物,造成的是资源浪费,带来的是“血拼”坑爹,与当下倡导的节约型社会也是格格不入的。
(1)请根据材料一,运用“影响消费水平主要因素”的知识,谈谈上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面对网络购物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7-18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行车版Uher的“摩拜单车(MOBIKE)”之后,又一种共享出行的电动自行车版Uber模式开始流行。共享单车的提供对于那些靠挤公交的短程上班族来说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出行方式;只要用手机专门APP就可以实现“借”、“还”、“付”等手续,这种快捷、新潮的出行方式,深得年轻人喜欢;每小时1元的低价也吸引了不少的顾客。但最近,它们在车辆管理上都遇到了各式“尴尬”:共享诚信、软件梗阻、安全保障成为了最大的难题、租赁电动自行车也在遭遇被破坏、被别人用锁具锁起来、被别人拿回家去的情况,被随意丢放等现象;享骑出行APP上的信息出入也让很人感到茫然,出现到达指定区域后点击‘还车’没有反应,一直处于租用状态,只能看着余额慢慢被扣完;共享电动车大都没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万一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很难解决,等等以上问题成为了共享出行发展的“尴尬”。
材料二   近日,北京市海淀交通支队对美车美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l4日投放50辆“小蜜电动单车”共享电动车因为不符合本市电动自行车的上牌标准,存在安全隐患,进行紧急“叫停”,引发社会各方激烈争论。为了规范共享出行行业的管理,某省交通管理部门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稿。有人认为,共享出行利用互联网从事“租车”服务,而且有的车辆没有办理上牌手续,属非法运营、扰乱市场,应严厉打击;有人认为,共享出行服务符合共享经济潮流,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应允许其经营。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针对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交通部邀请各方面专家,就“共享出行”新业态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营运资质的规范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共享出行消费模式流行的原因。
2017-12-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原创2017年12月10日高一政治第二单元非选择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