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强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外部冲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和“会”消费。下列与之相对应的四大举措推导正确的是(   
①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拓展居民多元收入
②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观
③诚信公平,推进供给侧改革,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个性需求
④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居有所住,费用下降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2022-04-09更新 | 792次组卷 | 48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本教材反馈测试政治试题
2 . 疫情之后的首个国庆黄金周,民众的出游热情高涨,我国各大旅游景区异常火爆。较之于2019年黄金周,2020年黄金周景区消费增长316%。材料反映了(       
①人们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   ②2020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
③旅游服务细致周到,价格实惠便宜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2-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1届高三12月大联考政治试题
3 . 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这说明(       )
①收入是人们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消费需求影响商品价格
③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④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知识,他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的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份贵州某县贫困乡村小学课外学习现状及对策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只有22.9%的学生能在课外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仅有3.6%的学生能进行额外的自我学习。与贫困地区的小学相比,另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江苏省小学生课外学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70%左右的小学生经常参加各种课外学习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也发布了一个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儿童阅读的报告。报告指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整体匮乏,高达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此外,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乡村儿童占比接近20%。与此同时,城市儿童年均阅读量在10本以上的占到了64.2%。究其原因,除了贫困之外,也和贫困地区的人们观念有关,认为读书最终也是外出打工,所以不愿投入。

如果城市儿童的课外书指数是1,那乡村儿童的课外书指数可能只有0.1,甚至0.01!读课外书也许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却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对世界有更多认识。前些天看一个纪录片,海淀区的学生能在模拟联合国里侃侃而谈,大谈如何改善经济,如何治理环境。如何协调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视野在社会,在国家的发展,在地球的命运。而与此同时,贫困山区的同学可能连模拟联合国为何物都不知道。起点影响终点,贫困山区的孩子将来势必重演上一辈的故事。


(1)解读材料中三份报告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缩小城乡儿童的课外书指数,丰富乡村小学课外生活是大家的企盼,贫困地区的政府和人们应怎样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国实施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休市。自休市以来,养殖场出栏家禽价格不断走低,甚至有价无市,养殖场活禽滞销严重。导致“有价无市”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①禽类价格太高,超过了居民的接受度
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禽类消费市场菱缩
③从众消费心理影响了禽类市场消费
④休市是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如图所示,某品牌榨菜在E0点实现产销均衡,为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将价格由Po上调到P1。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榨菜替代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B.榨菜的价值量随之增加
C.该企业的营利能力下降D.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不一定降低
10-11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7 . 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分别从企业和消费者角度为发展低碳经济,推广低碳理念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2019-01-30更新 | 6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无为县大江、开城中学高三联考政治试卷
8 . 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紧跟潮流,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随着中国单身人士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商家纷纷开发“提升形象气质”和“愉悦感官”的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他们的消费方式,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
③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
④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06更新 | 281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消费”成为当前消费发展的新动力。

材料一:2002~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年份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文化消费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文化消费
2002770360304072467183447
20101175986975913587282975
20172181015161110269775221165

注:①2017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30%以上。

材料二: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攀升,网上购物迅猛发展。兰州大学的大四学生张某是一位热衷于网购的人士。据他介绍,他从大二开始上网购物,买过不少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今已成网购达人。他说,每月用于网购的费用平均为数百元,最多时近千元,而其每月的生活费也才1000元左右,有时甚至会花光一个月的生活费。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哪些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3)结合材料二,分析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网购。
2018-11-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出境旅游1.29亿人次。过去三年,从国民经济最终消费总额看,旅游消费最终占比超过14%。这表明
①享受资料是居民的最基本的消费
②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居民消费水平
③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④消费观念的转变决定旅游消费增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11-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第四次阶段性检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