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连续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


(1)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和平性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11-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所谓文化主体性,从文化内涵上来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质的规定性;从文化发展上来看,主要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强大实践伟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如何巩固文化主体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2023-11-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渗透进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形成了诸如红船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社会民主和谐为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②要挖掘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价值功能,传承革命文化基因
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互为前提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9更新 | 54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等级考)

4 . 2022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的相关举措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发挥先进典型模范作用,先后授予136个集体或个人“时代楷模”称号,299人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表彰300个“最美奋斗者”,发布736个“最美人物”,评选11585个“中国好人”;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高标准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影视方面,聚焦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山海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觉醒年代》《功勋》等一批优秀作品广受好评、圈粉无数;中国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这十年”为实现2035年目标做出的努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70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五莲、岚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重视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
①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③以党的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07-12更新 | 33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7 .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是因为(  )
①它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一致
②它由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
③它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
④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 . 2021年初,《觉醒年代》的播出吸引了大量90后、95后观众。该剧从历史纵深处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在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中,描绘出气势庞大的爱国群像。“信念感”“触动”“震撼”“使命感”“做有为青年”等成为年轻观众观剧后的心声。这表明(     
①文艺作品回应时代要求、主导时代方向
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
③文化对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8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河东、平邑、费县四县区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