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古人认为,天下治乱,系乎风俗人心。这对我们新时代涵养廉洁文化的启示有(       
①要重视和发挥社会风俗对廉洁政治生态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对党忠诚、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④整合廉洁文化资源,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③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入中国直接解决了中国的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反中乱港分子、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12月10日因欺诈罪成,被法院判刑五年九个月和罚款200万港元。香港在非法“占中”和黑暴期间黎智英旗下媒体劣迹斑斑,不遗余力地向市民灌输西方意识形态,荼毒洗脑部分香港年轻人。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通识教育和有毒媒体存在的问题。这对我们的警示是(     )
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抵制西方思想文化
②对教育和传媒正本清源,引导建立正确的国家观
③净化文化环境,抵制和取缔腐朽文化
④弘扬革命文化,发挥“主心骨”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涵养文明根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①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②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③青年要担当文化建设使命,禁止非社会主义性质文化在社会传播
④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美好需求的必由之路
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片纸只字重千钧,红色家书意万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更加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动人力量。革命烈士的家书(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11-24更新 | 669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①继承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
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根植中华文化沃上
④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A.①③B.①①C.②③D.②④
2022-11-1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蓉城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②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我们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进程
④“不忘本来”才能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0-11更新 | 222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10 . 近年来,我国少儿科普类零售图书市场快速增长。但在很多书店里的少儿专区、学校的推荐书目、图书馆的阅读排行榜上,“洋科普”十分“强势”。相应地,本土的少儿科普读物数量较少,而且很难找出一些特别出色的作品。为此要
①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外科普文化渐趋同一
②立足图书市场实际,创新儿童读物的内容和形式
③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减少购买外来读物
④出台扶持政策举措,孵化和培养本土的优秀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