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某中学开展“喜庆二十大,奋斗正青春”主题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党史,开展主题讨论,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号召同学们不忘初心,争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接班人。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坚定道德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学生形成相同的价值观
②文化塑造人,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
③发挥优秀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为学生提供精神指引
④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唤起学生学史增信的热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组织广大师生学习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是因为(     
A.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B.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无差别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且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23-01-05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2 . 《延河溜冰》是一幅表现军民溜冰、共享快乐的经典作品,承载着国家的文化记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延安地区,刘岘(xiàn)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战士们把他的木口木刻版画贴到枪托子上面,可见喜爱的程度。

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的运动场所非常有限,延河就成了天然的运动场。大家注意看冰鞋划过的痕迹,那一道道弧线像一道道彩虹,这是一种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表现。延河岸边,站立着观看溜冰的人。更远处,还有赶着牲畜的劳动者。

通过画作,我们能感受到延安不仅是民歌之城、艺术之城、革命之城,还是一座体育之城。当初中央红军进驻延安,除了带来中国革命的未来,也带来各种体育运动。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群众之间就是通过溜冰这样的体育运动来加强鱼水深情的。

《延河溜冰》描绘了当时延安社会生活中浪漫、诗意、活泼的一面,像一首革命的抒情短诗,用艺术语言生动诠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光荣革命传统。


(1)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说明这幅版画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木口木刻是版画大项之下的细分科目,一般认为木口木刻版画最早发生于英国。刘岘是我国较早从事木口木刻创作的版画家。

刘岘的木口木刻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柔美,黑白鲜明,层次丰富,细腻抒情。《延河溜冰》受树干径围的限制,尺寸较小,但刻制精微。整幅作品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部区域以灵活多变的刀法刻出富于韵律的点、线、面,形成层次丰富的灰度关系。作品的下部区域是整幅作品的视觉兴趣中心,艺术家采取强对比的黑白关系,突显了溜冰者动的活跃身姿。为了协调对比之下冰面和溜冰者的突兀感,艺术家以写意的手法刻画出冰刀在冰面上划过留下的白线,像中国书法的线条。瞬时,画面增添了写意的抽象之美。


(2)结合《延河溜冰》作品及材料三,从矛盾角度分析作品美在何处。

材料四

大家

刘岘的作品刻线绮丽,在东方是第一位的。

——1936年,平塚运一(日本版画家)

刘岘是最有创造性的中国木刻家。

——1959年,法复尔斯基(苏联版画家)

在艺术风格上,刘岘既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的艺术特点,又吸收了外国木刻的技法。他的作品充分发挥出木刻艺术特有的功能。

——1981年,萧军

(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应该如何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
2023-01-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近年来,以《理想照耀中国》《功勋》《江山如此多娇》《经山历海》为代表的优秀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剧目,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叫好又叫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得起人民评价。这要求文艺作品创作要做到(     
①扎根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
②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民生,忠于民意
④立足生活,接住地气,必须分毫无差记录所处的时代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精气神,基层有路可循。

材料一   近期,在某地大山深处举办的乡村篮球赛比较火爆。由于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甚至奖品都是黄牛、香猪、西瓜等地方农产品。热火朝天的乡村篮球赛,折射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增长,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当有所为,而且大有可为。

材料二   党中央一贯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为此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乡村文化建设需要避免走进误区。如有的地方将城市文化照搬到农村,缺少自发生长的、能和本土联结的文化产品;有的地方忽视农村群众的真实需求,活动追求上档次、上水平,缺少参与性、互动性……这样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很难走入人心。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说明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如何更好走入人心。
2022-11-12更新 | 394次组卷 | 3卷引用: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从北京崇雍大街,到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再到广东潮州牌坊街,越来越多的“老街巷”变为“新地标”,人们在这里休闲游玩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城市文化魅力,探寻历史文化印记。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①要在延续城市文脉基础上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②有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赋予城市新的文化内涵
③有利于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感
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挖掘其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作家柳青为创作《创业史》,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陕西长安县皇甫村,深入群众生活14年获得了丰富的素材。有人曾说,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柳青的创作经历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     
①善于继承传统,实现创新性发展
②坚持交流互鉴,吸收外来有益成果
③立足社会实践,反映时代风貌
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胡同深处一抹“新绿”衬显古都韵味,地铁站入口“变身”休闲空间,老旧小区里“长出”儿童乐园……某班学生围绕“城市小空间变身幸福家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采访了参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各方人士。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小空间是如何变身幸福家园的。
2022-04-10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一种清丽的中式美学跨越了千年的梦境,舞者的柔美勾勒出磅礴的千里江山,从青绿淡雅的写意打开了绿水青山的气魄,完美演绎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增强广大观众的文化自信。这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     

①坚持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新文化与旧文化跨越时空的联结
③倾听时代声音,与人民同向同行
④有目的地组合不同文化,聚合创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10更新 | 64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9 . 北京人艺建院70年来,为公众奉献了《雷雨》《茶馆》《窝头会馆》《哈姆雷特》《骆驼祥子》《日出》等优秀作品。剧院开展公益讲座、戏剧体验活动、戏剧展览、剧本朗读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普及活动,让观众通过各种方式感受戏剧的魅力。北京人艺(   
①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②将优质的中外优秀文化资源打造成高品质的文化消费产品
③以完善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②要依靠人民,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要坚守传统习俗,同时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综合创新
④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善于运用外来文化解决中国的时代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