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古人早就观察到藕断丝连的现象,并从荷花茎秆中提取出丝状纤维,搓捻成线,用于织造。当代中国设计师不仅从古代文献中恢复了失传的藕丝织造技艺,而且推陈出新,制作出色泽自然、触感柔软又抗褶皱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织物。传统藕丝织造技艺的当代复兴表明(       
①古代文献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        
②文化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
③传统技艺的传承不必囿于形式                      
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核心在于文化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4更新 | 6586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国家宝藏》《中秋奇妙游》《满庭芳·国色》《华彩梨园》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通过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符号修辞,将音乐、服饰、造型、场景等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符号进行提取、编织、组合,并以青年惯用的符号传播,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材料中的国风文化节目(     
①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②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③坚持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诉求为指导
④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化的表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6更新 | 221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近年来,境外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多一人观影,少一人受骗。”电影《孤注一掷》创作抓住了反诈骗的社会热点话题,踩住了观众那根敏感的神经,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由此可见,该电影票房与口碑能一路狂飙得益于(     
①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令观众情不自禁产生共鸣
②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创作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
③讴歌人民的伟大实践,满足观众多方面精神需求
④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东城区“27院儿”秉承以艺术推动社区发展的理念,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开展胡同舞蹈“北平派对”、“当我像你一样”老年与青年对话、“老好使Shop”购物杂货铺等活动,吸引老人、年轻人、青少年争相成为参与者、培育者。这一做法说明(     
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多样文化赋能社区发展,社区发展要以文化发展为前提
④社会化运营激发街区文化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电影《隐入尘烟》的上映引来热议。人民网评论:《隐入尘烟》没有采用宏大叙事,而是采用甘肃方言传递了两个相濡以沫的“伴儿”的艰辛劳作又充满希望的生活,呼唤着人们内心对美德的敬意。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①社会主义文艺要贴近人民、讴歌劳动
②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的客观标准
③文艺作品要立足社会实践,激发共鸣
④作品只要打上时代烙印,就具有恒久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08更新 | 110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的主题曲《理想》歌颂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理想之歌。词曲作者把理想这一抽象概念形象化,实现了艺术化的表达,让人可触可感。如歌词中的“播种”“跋涉”“寻找”,形象地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奋斗、牺牲、创造,播出后引起热烈反响。《理想》的创作成功告诉我们(     
①越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其文化价值就越大
②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要贴近大众精神生活
④革命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60年来,雷锋精神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这是因为(     
①文化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雷锋精神丰富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雷锋精神引导青年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④雷锋精神满足了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1更新 | 892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8 . 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④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542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杭州亚运会遵循“杭州为主,全省共享”原则,让主办城市杭州和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5个协办城市均能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让百姓共享亚运成果,从去年5月开始,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和训练场馆陆续向公众开放,目前已接待市民超千万人次。在建设过程中,对标北京冬奥会的有益经验,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目标要求,根据“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运动员为中心、赛事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场馆”的原则,依托现代化科技发展成果,着眼长远,亚运场馆建设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这四个办赛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杭州在建设亚运场馆的过程中尽显中国式浪漫,“大小莲花”交相呼应,滨江馆的“小白碗”掩映其中,“化蝶”双馆展翅欲飞,“玉琮”馆建筑,是江浙地区特有的文化象征,做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国外优秀大赛场馆建设的经验,力争场馆建设兼具世界气息,又不误中国浪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在亚运场馆建设过程中是如何推动文化发展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令村振兴战略阶段。

漳州市南靖县的科岭村曾经长期被列为市级贫困村。如何摆脱困境?科岭人一直在寻找出路。近年来,科岭村人搭上“红色旅游+绿色产业”发展快车,绘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画卷。

科岭村充分利用“红色遗产”,收集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将科岭村特色民俗活动和红色革命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编创、演绎红色故事剧本,让红色科岭品牌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修缮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红军路等。通过精心打造,科岭村红色旅游“开花结果”,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来这里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红色旅游业发展,给科岭村增加了收入。为了帮扶到户,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科岭村引进永福、漳平、和澳的花卉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绿色产业”,盘活闲置土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闽山闽水物华新,随着“红色旅游+绿色产业”的发展,科岭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生态好了,乡村美了,村民富了,科岭这个老区村重焕光彩。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分析科岭村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红色科岭品牌的打造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全局战略意义。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勇担当、有作为的青年人接过乡村发展的接力棒。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新时代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不少于15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