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国家宝藏》《中秋奇妙游》《满庭芳·国色》《华彩梨园》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通过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符号修辞,将音乐、服饰、造型、场景等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符号进行提取、编织、组合,并以青年惯用的符号传播,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材料中的国风文化节目(     
①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②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③坚持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诉求为指导
④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化的表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6更新 | 22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年轻干部应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知、信、行”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上述材料表明(     
①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的政治品格
②对理想信念认知和坚守需要遵循“知之信之行之”基本规律
③“信”是“知”的升华和目的,“行”是“信”的体现和验证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参与实践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1984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注重用数字赋能,利用“数字文化馆”优势,采用“文化十互联网”模式,在创新“三下乡”服务业态、内容供给等方面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效联动,更加高效地扩大了受众规模,提升了体验满意度,让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即时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艺术成果,为农村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该中心的做法(       
①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了人民福祉
②创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 发展了文化产业,丰富了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④ 利用了科技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四川熊猫和青神竹编组“CP”亮相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的青神竹编文化,让竹艺之花灿漫在世界各处。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材料说明(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差异而丰富
②文化越具有民族性则越具有世界性
③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④艺术品的创作要坚持国际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6更新 | 154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人民立场,激活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革命理论,激发了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的生生变易思想;共产主义学说,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愿景。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小康”概念充分体现对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科学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浸透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世界大同的博大胸怀。

如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鲜明论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明确要求;“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执着追求……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现代气息和鲜活力量,让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1)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2)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为主题,畅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为150—200字。
7 . 河北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院团众多、名家辈出,在民间有“北方戏窝子”的美誉。河北有着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至今拥有36个地方戏曲剧种,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河北梆子剧院、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等享誉戏剧界;河北梆子《钟馗》《宝莲灯》、保定老调《潘杨讼》等一批优秀戏曲作品,更是家喻户晓。围绕如何擦亮河北“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同各种戏曲文化
②乙:坚定文化自信,固守河北本地戏曲文化
③丙:让名家名段走出剧场,走进人民的生活
④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涵养戏曲文化生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中华民族同生,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福”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基因和恒久的精神追求,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行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由此可见,新时代传承福文化有助于(       

①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
②用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的方式推动文化发展
③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涵养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④以高品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3年10月,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本届杂技艺术节以“杂技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办节理念,从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近500个节目中,遴选出30个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代表当今杂技艺术发展领先水平和新成果的优秀节目共同角逐金狮奖。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余位中外嘉宾和演职员齐聚河北,为历届杂技艺术节阵容之最。本届杂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自我认知离不开对历史的回望和解读。近年来,国家话剧院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推出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和《典籍里的中国》,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事迹搬上舞台,创作民族歌剧《扶贫路上》,深度参与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我们不断将戏剧从“小剧场”推向“大舞台”,在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的艺术实践中,加深了认识,拓展了戏剧的艺术力量。这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     
①接续文脉映照时代,与人民同向同行
②有目的地组合不同文化,聚合创作
③坚持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新文化与旧文化跨越时空的联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1更新 | 59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