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2024年电影春节档既有合家欢的喜剧元素,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与表达,励志与温暖的底色更加鼓舞人心,契合了档期观影氛围,票房不俗。截至2024年2月18日9点30分,2024年全年票房已达110.81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6.75%。可见,春节档电影的成功在于(     
①立足社会实践,坚守人民立场
②唱响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打造国产品牌,弘扬爱国主义
④将文化功能与经济价值相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奋力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画卷。

【风景独好,走在前】江西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做到既练内功又练唱功。一方面大力推进高质量文旅产业建设,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地文旅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江西省根据省情、各地特点及时出台各类指导性文件,各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大力补短板,积极引入新媒体传播方式,完善省域文旅产业。2023年,望仙谷悬崖民宿、篁岭崖上晒秋、武功山“特种兵旅游”、景德镇陶瓷之旅,以及赣江两岸赏烟火、滕王阁下诵诗词等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频频出圈,全年文旅产值居全国前列。
(1)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分析江西文旅“走在前”的原因。

【赣鄱好戏,勇争先】江西举办“赣郡好戏”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一场场展演展览与百姓的美好生活“相互奔赴”。以《入一起义》《江西采茶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好戏正在赣都上演,这些优秀剧目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上全程录播,线上线下融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戏曲盛宴。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省累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2万余场,参与群众1.22亿人次,群众站“C位”成为赣都大地文化活动最难忘的印记。“赖都好戏”始终把牢正确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念,着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请你为唱好“赣鄱好戏”提供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3 . 数字阅读时代,网络文学日益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但同时因写作门槛低,内容存在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针对内容质量问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以引导网络文学精品化为抓手,带动网络作家、平台同时实现良性发展,并做到文学内容与时俱进、应时而变,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蓝皮书》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作品年新增3000多万部。中国作协正引导网络作家创作新时代山乡巨变、民族复兴、科技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的作品,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治理网络文学“泥沙俱下”的问题的。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从内容上为当代网络文学发展提一条建议。
4 .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为此,我们要(       
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老城的改造和开发力度
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宿,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城乡历史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5-2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信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喜剧电影《热辣滚烫》以超27亿元成为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于传统的励志片,《热辣滚烫》这部喜剧电影展现了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的坚强和勇敢,不少观众在被辜负的“讨好型人格”中找到自己的共鸣。这表明了(     
①喜剧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易深入人心             ②提升社会效益是电影业的根本追求
③文化与经济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交融             ④文艺创作要弘扬和传递社会正能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热辣滚烫》的成功离不开其制作团队的精心打磨和营销策略的巧妙运用。他们在影片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影片的画面精美、音效震撼,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了极致的视听享受。可见,该剧的成功得益于(     
①把握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掌握了自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③尊重影视剧创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以局部优化统筹各个环节的安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百年大中路,千年浔阳城。为了让百年老街重燃烟火气,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致力于打造集文化旅游、老城记忆、休闲娱乐、时尚零售、非遗文创等五大业态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使这里成为老城区新“打卡地”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来往客流的“承接地”。2024年5月1日,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九江大中路历史文化街隆重开街。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演变告诉我们文化发展要(     
①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
②探索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
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4年2月22日,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开幕。活动设有“杭肆云集”文创市集,现场展示和销售台湾民俗技艺、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让人们感受传统工艺美学的魅力。市民游客还可参观“定格福俗”非遗民俗主题摄影展,赏近百幅民俗摄影作品,从光影里看非遗。做好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
④尊重文化差异,在相互尊重中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

2023年,江西文旅部门实施艺术创作“四名工程(创作名曲、创排名剧、推出名展、选树名家)”,全年创排47部大戏,推出赣南采荼戏《一个人的长征》、青春版赣剧《红楼梦》等一批精品剧目,用独具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文艺作品唱响“风景独好”江西品牌;开展“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群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群众超3000万人;滕王阁下诵诗词、武功山特种兵高山漫步、篁岭崖山晒秋、景德镇“进货式”旅游等新业态“圈粉无数”。2023年江西新增3 1个国家级品牌,婺源篁岭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风景独好”的江西是如何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的。
2024-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概念,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开启,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是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相互促进。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强调要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多样与整合凝聚有机统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坚持以我为主与文明互鉴交叉融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发展了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提出坚持文化发展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辩证取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关知识,谈谈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如何实现创新的。
10 . 2024年3月1日,《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辞海》网络版3.0增补百科词条和汉语语词共5万条;根据各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增补了全学科700条高频词条;对界面进行更新设计,同时引人“智能搜索”和“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实现用户界面个性化。《辞海》网络版3.0的商业推广有利于(     
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服务人民大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文化惠民             ④融通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