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多选)春节热映的电影《热辣滚烫》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以“爱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精神特质打动了观众,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由此可见,该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       
A.体现时代特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B.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传播了正能量
C.作品的感染力强,技术手段和方式先进
D.话题很新颖,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024-05-2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2 . 上海既有千年江南文化的浸润,又有近代以来中西交汇的海派文化,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工人运动发祥地。上海正深耕厚植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加快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上海如何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2024-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3 . (多选)以共产党员李白烈士真实故事为创作素材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石库门、里弄、街头、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特色艺术在舞台上作了写意再现,绝妙结合了红色主题、海派布景、江南余韵,受到观众的热捧。这启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要(       

A.坚定对全部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完整继承
B.对国外优秀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融通古今中外各种优秀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2024-05-2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4 . 杭州亚运会的会徽名为“潮涌”,如下图所示。

“潮涌”是从4263件海内外征集的会徽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其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期望能成为人民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主设计师袁由敏表示,没有杭州G20峰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就没有他一展所长的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链接,说明“潮涌”脱颖而出的原因。
(链接: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2024-03-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通过数字技术,国宝级名画《千里江山图》成为了移动的山水,凭借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而“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则让报名参加火炬传递的上亿“数字火炬手”化身传统文化“数字推介官”,与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这不仅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民参与亚运。

央视总台面向全球通过各类海外传播平台发布多语种特稿,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进行宣传报道,全球阅读量达6.83亿次,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荣获全球盛赞。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024-03-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6 . (2024宝山一模)时代在变,读者兴趣爱好在变,知识的媒介在变。上海书展作为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原创地、中外文化精品的首发地,致力于持续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上海书展应当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自信。
2024-03-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7 .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近年来,上海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上海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上海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人民建”和“为人民”更好结合起来,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安全城市、智慧城市、公园城市,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人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D.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2.华灯初上,结束白天的工作后来到学校,舞动水袖唱昆曲、踮起脚尖跳芭蕾⋯⋯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超过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夜校热”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年轻人来说,选择“重返校园”不仅因为夜校经济实惠、内容丰富、时间灵活,更在于其能够精准对接文化需求、激发更多生活憧憬。这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B.夜校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的责任与使命
C.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要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上海某自助火锅餐厅在短视频平台上被多位探店博主推荐为“高端自助”,用餐价格高达798元/位。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其所谓的“高级食材”用冷冻产品偷梁换柱,不少网友前往品尝后,认为产品服务与宣传差距甚大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符。“滤镜探店”引发吐槽,探店业务亟待规范表明(     
A.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
B.市场交易双方都必须遵循自愿的原则
C.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4.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广纳群言,制定了《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为相关主体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了“上海方案”。这一地方法规的制定(     )。
A.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
B.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职责
C.是依法治国理念在上海的生动实践
D.是公开公正、严格执法的成功典范
5.结合材料,从“人民建”和“为人民”的角度,论述上海如何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上海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做法,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4-03-04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上海卷)

8 . 品尝弥漫申城的书香

书香致远,新时代要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阅读能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1.(多选)建设书香社会,就要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书香社会所具备的内涵有(     
A.提供更丰富的优质阅读内容
B.满足不同群体多样阅读需求
C.更好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
2.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1)上海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工程,相继推出《革命者》《战上海》等一大批内容制作俱优的优秀主题出版物。这是上海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努力_____
A.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B.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滋养
C.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加强阅读内容引领供给
D.丰富发展党史文化内容,增强党史内容国际传播力
(2)(多选)延绵近20年的上海书展,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展,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平台。上海书展的发展历程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成质变
B.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历史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3)2023上海书展不仅延续了主会场的各项活动,还推出“一区一特色”的特色分会场和以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等为主的阅读分会场,让浓郁书香溢满申城。从系统角度看,打造这种“主场与分会场联动”的立体书展模式体现的哲学方法是(     )
A.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B.把握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C.立足整体,对各部分优化组合,达成最优目标
(4)时代在变,读者兴趣爱好在变,知识的媒介在变。上海书展作为优秀文化产品的重要原创地、中外文化精品的首发地,致力于持续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让市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上海书展应当如何促进全民阅读,增强文化自信。
__________
3.(多选)上海政府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体系,让居民步行15分钟能到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所在场所,享受文化服务。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A.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B.方便不同文化交流,促进各种文化有机融合
C.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D.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4.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以推出:(     
A.只有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只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要么能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要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1-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9 . 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

从竞技到文化,从科技到生活,杭州亚运会既有奋力竞争,也有携手共进。

1.亚运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按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下列与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所属类型相同的国际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2.从亚奥理事会的成员国家(地区)全部参加,运动员规模创历届之最,到开幕式上中华文化和亚洲各国文化交相辉映,再到主题曲唱到“我们同拥有一个家”……据此报道杭州亚运会,最适合的新闻标题是(     
A.历史悠久博大精深B.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杭州亚运会的会徽名为“潮涌”,如下图所示。

(1)(多选)“潮涌”以扇面反映江南人文,赛道代表体育,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象征亚奥理事会,钱塘江和钱江潮头展示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潮涌”的设计(     )
A.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使设计效果最佳
B.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固有联系
C.运用联想思维,建立事物间新的关联
D.进行创造性劳动,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2)“潮涌”是从4263件海内外征集的会徽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其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期望能成为人民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主设计师袁由敏表示,没有杭州G20峰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就没有他一展所长的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链接,说明“潮涌”脱颖而出的原因。
(链接: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_______
4.杭州亚运会组委会(以下简称“亚组委”)明确,亚运标志的使用分为许可使用与合理使用。
(1)(多选)规范亚运标志的使用是为了(     )
A.行使主办城市的权利
B.保护亚组委合法权益
C.规范亚运会商业开发
D.激发大众参与亚运会
(2)为共享亚运文化,亚组委打算对标志的使用出一份说明。请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为该说明拟一份简要提纲。
_______
2023-12-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青浦区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10 . 北京冬奥会是国际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的平台。

开幕式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画卷、精雕细琢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冰雪“中国门”和“中国窗”,完美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风”。

赛场上,更精准的技术捕捉帮助裁判实现稳定性可视化的比赛评判,首次通过阿里云以4K或者8K格式超高清格式向全球转播奥运全程,被技术赋能的服务满足了冬奥工作者、冬奥运动员以及观众的需求。

奥运会全程,志愿者就如同一个个灯笼,传递温暖,播撒光亮……中国深厚的和合文化基因与奥林匹克的初心高度契合,让处于艰难时刻的世界体会到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澎湃力量。


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2022-06-15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