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着眼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准确把握工作坐标定位基础上履职尽责。坚持意识形态属性,扛起政治责任,推出《中国智慧中国行》等新闻节目,正面宣传中国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坚持公共服务属性,以人民需求和社会价值为导向,抓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作品创作;坚持技术产业属性,用先进技术赋能行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视听内容与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国家广电总局是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

2024-03-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斗牛表演是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秋收结束至来年春耕,当地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举办斗牛活动,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2024年2月,江西永修县举办了中国非遗斗牛文化节。此次文化节以斗牛比赛为核心,还举行了舞龙舞狮表演和各种美食品尝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为此次斗牛文化节的举办提两条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于2023年9月21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本届诗歌节以“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诗歌采风创作与征集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深入历史文化重镇、红色革命圣地和现代化建设现场体验感受,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群众性氛围浓厚的诗歌活动以诗歌讲堂、吟诵展演、中秋诗会和市民体验等形式开展;诗歌主题剧目展演邀请了一批弘扬新时代风貌的优秀舞台作品集中展演等。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本届诗歌节以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20多项。诗人以诗意形式表达人民的劳动智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形式的诗会体验活动,两者共同推动诗意生活成为现代社会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阐明“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诗歌节策划多项重要活动的理论依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创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与全球华人相约除夕,共享一台精彩纷呈、情真意切、热气腾腾的文化盛宴,值得期待。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a)”。“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杨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总台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据往年数据,借助于总台多语种、全媒体直播平台和覆盖全球的传播渠道,海内外观众总规模逐年递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2024年总台春晚值得期待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1月2日,国家语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各类资源,将经典阅读融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全过程各领域,营造阅读经典的浓厚氛围。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是基于(       
A.人民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
B.推崇经典才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C.建设文化强国须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D.开展积极的文化活动能够提升文明素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015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公布提名名单,《封神第一部》独得9项提名,领跑全场。

一个国家的电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特色。电影《封神第一部》取材于宋元时期的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和明代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创作时对这两本书的故事内容做了准确的提炼和大胆的取舍,保留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两组家庭父子关系,一组是姬昌和姬发父子,一组是殷寿和殷郊父子。导演乌尔善表示:“中国是非常典型的重视伦理和亲情的国家,我们的故事是以家庭、亲情为核心,这也是全世界不同国家都有共鸣的一个主题。”“《封神》剧组主创人员来自于21个国家,作品试图寻找大家共同认知的主题,将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合在了一起。”

《封神第一部》采用了先进的特技技术,为影片营造了震撼人心的场景,巧妙的后期制作使得仙界,魔界等奇幻世界栩栩如生,令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观众在影评中多次提及本片特效带来的视觉冲击,令人大饱眼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封神第一部》赢得广泛好评给我国电影行业的启示。
7 . 秋分时刻,钱塘潮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亿万海内外观众,引发如潮回响。它以千年文明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以“水”为串联,演绎出一幅幅中国式浪漫的唯美画卷;以中国风范与亚洲风情的辉映与对话,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相辉映。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明具有跨越时空与国度的独特魅力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推动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8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要立足时代,回答时代之问。近期热播的单元剧《我们这十年》,该剧以十年为取景框,以奋斗为主线,以一个个具体的“我”或者“我们”作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接地气、有温度、有共鸣”的,同时靠近我们的日常琐碎现实,有着我们普通人所熟悉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之类的烟火气息的中国故事。

而第一单元《唐宫夜宴》里,《唐宫夜宴》这个舞蹈本身的成功,是因为它浓浓的烟火气息。编导陈冉让十四个各具喜怒哀乐之情的唐俑小姐姐穿越时空来到现代舞台上,冒冒失失,憨态可掬,一举手一投足,戏水,打闹,既是舞蹈,又是生活,让古典舞蹈、古代宫廷艺术有了现代生活气息,让人倍感亲切。很多观众看完都表示:自己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是边哭边笑,为之感动,更为之骄傲。

从这些观众评价中不难看出,如今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用真诚和匠心才能打动观众。不拔高不悬浮,以贴近百姓生活的创作方式,来表达普通百姓的所知、所感、所见。只有那些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的作品,才更能收获百姓的青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电视剧《我们这十年》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023-12-2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与古圣先贤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激发了观众的情感认同,获得广泛赞誉。该节目的成功得益于(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契合时代需求
②创新形式,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④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全新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0 . 2023年9月11日,历史文化纪录片《沙元炳》在如皋文化馆首映。沙元炳是如皋近代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诗人,为推动如皋城市近代化变革贡献了毕生心力。

该片以翔实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实地采风、实物遗存、专家访谈、情境再现等表现手法,全景、立体式再现沙元炳在实业与教育救国之路上的开创精神和巨大作为,充分展现了沙元炳实践实干、造福民生的企业家精神与爱国爱乡的为民情怀。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表示,触摸历史才能感悟传承。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沙元炳先生“诚信诚实、实践实干、合作共赢、爱国爱乡”的精神品质,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加快推动如皋高质量发展。


光影重塑记忆,故事打动人心。作为一名高中生,《沙元炳》首映成功一定让你有所触动。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将你的感悟写成一篇短文。要求:①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0-18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