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为此,我们要(       
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②立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强对老城的改造和开发力度
③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宿,固守老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城乡历史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热映,后劲十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片秉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个人命运以及弱势群体为角色塑造的重点,融入现实感受的表达,较为生动、成功地完成了叙事。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     
①以创新表达方式作为价值追求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以融通各种不同的资源为基点
④坚持以人民的生活为创作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题
3 . “道德积分储蓄站,兑换点里它可以花。道德模范年年评,今年花落到咱家。”在河南A村,这段豫剧乡亲们耳熟能详。村里推行道德积分储蓄站,引导乡亲们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这告诉我们(     
①优秀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②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③要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④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29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冲刺卷政治试题(三)
4 . 近年来,广大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群众生活,创作出《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山海情》《人世间》《护士日记》等一系列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激发了国人情感共鸣。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作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③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更容易具备历久弥新的品质
④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守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10年来,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着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唱响了嘹亮的“新时代之歌”。

材料二   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清晨,阳光穿透薄雾照亮在赛汉塔拉镇上,唤醒了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小镇。乌兰牧骑的大巴车迎着朝阳驶入广袤的草原,为牧民送去歌声与欢乐。“每次看到农牧民群众这么喜欢乌兰牧骑的歌曲,我对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给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中说的‘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句话体会就更深。”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前队长孟克说,只有深入到群众中,才能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的艺术作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述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应坚持的价值取向。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谈谈你对“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的理解。
2023-03-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6 . 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于近日登台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该剧以“人民至上”的创作导向为指引,生动再现杨家岭“鲁艺”的恢宏历史场面,表现杨家岭艺术家深刻的精神转型,热情讴歌杨家岭窑洞里那一簇“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圣火。该剧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净化了观众的灵魂,持久且耐人回味,受到观众一致好评。由此可见(     

①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②文化创新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③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社会、经济效益统一
④优秀传统文化因创新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