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为加快推动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我国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聚焦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让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上述举措(  )
①旨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能够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③说明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
④有利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合理展开艺术创作,有血有肉地表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形象,让观众伴随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体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酣畅,“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怅惘,“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影片中的唐诗一次次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这表明文艺创作(     
①必须真实再现社会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
④要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9更新 | 97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处于“一带一路”西端交流地带,是“一带一路”通往非洲和欧洲的支点,又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同三国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接各自发展战略,谋求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受到中东三国人民高度关注和舆论广泛赞扬,认为这是中国与地区国家共同奏响的“一带一路”新乐章。

材料二   近年来,广大文化工作者坚持为人民而创作,文化精品频现。从讲述精准扶贫故事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到全景描写中国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从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超过30亿人次、《永乐大典》“回归和再造”展览见证中华儿女传续文脉,到《国宝档案》《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广大文化工作者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1)请你从以下哲理中任选两个,结合材料一,说明对中国奏响“一带一路”新乐章的认识。
◇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说明文化工作者应如何创作文化精品。
2024-01-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政治试题(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新时代的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发生深刻转变,迫切要求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渠道,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体活动需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专门拿出一节内容部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特别提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宁夏吴忠红寺堡区,某全国人大代表发起成立“泥土书香”读书社,用书香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在湖北黄石,当地推进15分钟体育健身圈城乡一体化建设,派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到村镇和农村学校送教……各地优化乡村文体资源布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让农民群众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享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和高品质的健康生活。

(1)请你从以下哲理中任选两个,结合材料,说明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为各地开展乡村文体活动提两点建议。
2024-01-0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中国作协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从人民生活中吸收营养、萃取题材,用火热篇章呈现历史大势、发出时代先声,创作产生了一大批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的优质文学作品。这说明(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③人民的生活是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④文化创新和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长篇小说《人世间》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该作品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启示文艺创作要坚持(     
A.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B.融通古今中外的各种资源
C.主动迎合大众的欣赏品味D.完全复制百姓的生活原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作为一本烛照现实、细节满满的革命现实主义“红色新经典”,《千里江山图》以文学的方式想象和呈现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沉稳练达地叙述着历史长夜里的生死较量、时代演进中的信仰对决,将敌我斗争的格局演进、人民江山的历史大势、忠诚信仰的时代锻造和生死考验的现实抉择,作了不动声色却又令人拍案叫绝、过目难忘的点题。作者在致敬革命历史文学传统的同时,融入先锋文学叙事诗学,在小说结构、小说空间、人物塑造和情感世界的描摹上,引入更有现代意义的叙事技法,构建了行动、智性和理想三者结合的革命诗学,通过互文的形式寄托了浓厚的理想情怀。《千里江山图》以险峻的故事情节、精确的世态人情和对人物性情的细致刻画、对人性隐秘的深入挖掘深深感染并震撼着读者,以其出色的文学成色被盛赞为一部青春热血喷涌、心怀国家民族锦绣江山的长篇经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千里江山图》成为长篇经典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8月,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终选结果出炉,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让我们聆听到奋进路上“最好”的故事,看到时光轴上“最美”的群像。中国正能量里“最好”的故事,或是国家层而的宏大叙事,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和若铁路开通运营……或是社会层面的温暖述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均超10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

聚焦正能量的光芒,总能看到那些最可爱的人。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健儿用奋勇拼搏的身影诠释“身似山河挺脊梁”;年轻的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国产直—20战机亮相国际航展,生动演绎了又美又飒的青年榜样;面对山火,重庆“摩托骑士”不惧高温、不惧危险,在山间筑起“防火长城”……每一个微小的瞬间、每一个拼搏的时刻,都镌刻出最美的剪影。

借助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和主题活动等丰富形式,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以“声光电”等载体传递时代最强音,带给我们直抵心扉的感动、产生打动人心的力量,引领和鼓舞更多的人拾级而上、走向远方,为祖国繁荣发展不懈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开展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事业和产业迸发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影片生产数量稳步增长,品种类型更加多样,创作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国电影人将镜头对准亿万人民的奋斗征程、聚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批题材广泛、类型多样的优秀影片涌现大银幕。有的影片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基层官兵的不畏强敌、敢打必胜、英勇顽强、牺牲奉献。有的影片形式新颖,以小见大,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下普通人的情感与命运,鲜活生动地展示了个人与祖国、与家乡、与亲人的血脉相连、精神传承。某部动画影片将传统民间神话故事注入新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主题;还有一些动画影片将经典艺术形象赋予新的价值、新的理解和新的呈现。中国电影人用镜头书写美好生活,用银幕礼赞伟大时代,将打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作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材料二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自己的鲜明作风,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的艰苦奋斗史。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树立目标导向,保持一心想干事、努力干成事的激情,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见得到的实惠。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电影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
(3)银川市某班级举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每个要点在15个字以内。)
2023-12-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开元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10 . 2023年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电影的创作团队查阅当代古画、古籍等,借鉴日韩“双男主”叙事模式,用视觉化语言展现大唐盛世,开创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美学。该电影的成功“出圈”得益于(       
①用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②倾听特定时代声音,增进人民福祉
③融通古今中外文化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④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引发观众共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