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黑神话:悟空》一经出世便大获成功,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在3A级大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对国内游戏创作生态的一次深刻重塑。《黑神话:悟空》以前所未有的制作难度与卓越品质,成功跨越了资金、技术、时间等多重障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游戏开发者的出众才华与决心。更以其独特的中华神话叙事和精湛的游戏设计,激发了国内外玩家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中国游戏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黑神话:悟空》为什么能为中国游戏产业赢得国际声誉。
2024-09-1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神话:悟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传承之路,塑非遗新颜,在中央提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大背景下,各省市积极作为。

湖南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则,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开辟了非遗保护“新天地”;连接现代生活,打开了非遗保护“激活码”,非遗集市通过非遗数字服务、非遗智能装备等最新应用,展示蓝印花布印染、千两茶制作技艺、桃源刺绣VR数字化空间体验;讲好湖南故事,扩大了非遗保护“朋友圈”,通过“感知中国”“湖湘风华”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不断推出湖南计划、亮出湖南特色、发出湖南声音、形成湖南品牌,铺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让人们在芙蓉国里感受湖湘文化的厚重底蕴,在湘楚大地上见证非遗的丰富多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湖南是如何铺展开一幅绚丽多彩、魅力四射的湖南非遗画卷的。
2024-09-0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8月时政月报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全球网友通过中国“野象旅行团”影像纪实,看到小象落草降生、象群来到居民院子用长鼻子打开水龙头排队喝水,看到当地政府及时疏导、沿途居民友好相让,象群在绿水青山之间安然北上……镜头里的象群悠然自得,百姓脱贫后生活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无数网友产生共鸣。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许多优秀影像作品,有的以纪实手法,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中国发展的奋进之路;有的以科幻题材,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同舟共济的互助理念;有的以动漫形式,扎根传统沃土,传播民族文化……这些作品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更多人喜欢聆听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为影像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提三条建议。
2024-08-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用美声演唱“洗脑神曲”的短视频风靡全网,打通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间的壁垒,让美声这一高雅艺术在娱乐内容占据主导地位的短视频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让很多人对高雅艺术“路转粉”(从“路人”转变为“粉丝”)。

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巨大,使用的低门槛化使得一部分庸俗的作品假借通俗之名大行其道,部分短视频从业者见缝插针,靠“审丑流量”博眼球。当来自民间的“俗”从“通俗”沦为“庸俗”甚至“低俗”“丑俗”时,就会一下子掉落到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这是我们应努力提防并极力反对的。

通观人类艺术发展史,雅俗艺术之间似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田汉先生曾寄望于青年艺术家“要提升观众的趣味,而非迁就观众的趣味”,在短视频内容千差万别的当下,许多短视频以通俗亲民的形式,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播高雅文化,成就了“雅俗共屏”的新局面,成为互联网上的一股清流。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短视频创作应如何避免掉落到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
2024-08-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乌镇因互联网而更加驰名中外,互联网因乌镇而更加古香古色。乌镇的闻名得益于它一直努力打造文化名镇,不断探索古镇保护开发的新模式,注入新的元素,不断提升保护开发的品质和内涵,创造了古镇保护开发的“乌镇模式”。今天的乌镇,不仅保留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而且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有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传承着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呈现着江南水乡古镇的魅力。

同时乌镇也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步伐,不断创新,在文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动作:如建设乌镇大剧院,改造古戏台,打造乌镇文化创意区,举办乌镇国际戏剧节等。如今的乌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凸显了独特的魅力。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与悠久的中华文化交流融合,开拓了新境界。

(1)材料中乌镇打造成为文化古镇的措施,主要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什么途径?
(2)除了材料中的发展途径之外乌镇发展还有什么途径?
2024-08-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赢在微点】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框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该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对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大意义作出总结,点明该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思路清,则方向明。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聚焦不同阶段的主题教育,弘扬主旋律,精心宣传,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评选表彰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先锋的良好风尚。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中国文化年、旅游年等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以“新时代铸就文化建设新辉煌”为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严谨,学术用语使用规范;③不少于250字。
2024-08-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调研】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艺术创作精品增多,质量提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重大主题作品成为群众的“精神刚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外交风云》聚焦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山海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觉醒年代》《功勋》等优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不断涌现。现实题材作品也不断增多,在电视剧领域,2012年现实题材作品占比56%,到2021年上升为74%。舞台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柳青》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等作品记录时代发展,书写人民史诗,让观众从好作品中获得了精神力量。评剧《母亲》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展现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我国是如何推动文艺创作展现新气象新变化的。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请围绕这一主题,写一篇短评,阐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意义。
2024-08-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卷行天下】第七套 必修4期末综合检测(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人的生命和宇宙的创化高于一切。中华文化看重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生的价值甚于精神领域的抽象理念。正因如此,对于一种外来文化是否认可,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民生福祉,以及它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并不苛求其抽象理念与自己绝对相同。人类在最基础的生活层面的一致以及在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层面的相通,是不同文明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可靠保证。

当今世界,有些人仍持有“文明冲突论”。这种论调基于西方传统观念,着力划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强调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界限和区别。而中华文明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谈谈中华文化为什么能为人类文明提供一条中国式发展道路。
2024-08-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卷行天下】第五套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基础过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根据《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十四五”时期末,要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升级“身未动,心已远”的数字新体验、创造虚实结合的消费新场景,文化消费体验将实现从“在线”到“在场”的跨越。

纵观历史,文化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瑰丽多姿的数字世界。数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魅力历久弥新。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插上数字之翼,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的理解。
2024-08-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卷行天下】第五套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基础过关)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

70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人民为中心,说百姓听得懂的话,讲大众看得懂的事,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用真挚和赤诚为人民画像立传,绘就展现人民生活变化与时代变迁的舞台长卷。自2011年起,北京人艺推出“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以高水平的艺术质量为标准,以“名团、名剧、名导演”为遴选原则,先后推出“国际展演单元”“国内展演单元”“原创邀约单元”“特别影像单元”四大板块,满足观众对优秀剧目的观演需求,为促进多元化戏剧交流搭建了有益平台。

70年来,北京人艺的一代代艺术家孜孜求索,以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演剧流派,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留下了北京人艺创作精神,奠定了北京人艺在中国话剧领域的独特地位,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人民的剧院、艺术的殿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如何成为“人民的剧院、艺术的殿堂”的。
2024-08-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卷行天下】月考卷三 滚动内容+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