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海》《中国奇谭》《三体》等动画作品凭借精致的画面和富有特色的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流量和口碑的双赢,将“中国动画学派”话题又一次推到台前。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爆款”,充分运用当代技术形塑观众易于接受的美学风格,以自成体系的“画风”获得认可。

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认准这个方向,将美术传统与当代技术充分融合,在美学风格上不断实现突破。动画短剧《雾山五行》接续中国古典文学的传奇传统,以水墨写意画风,将中国古代景观具象化,并融入武侠叙事。此后,《中国奇谭》直接化身多种美术风格的“展示台”。不仅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通过创新技术赋能重焕生机,动画创作者还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实验;或将中国传统画风与西方素描画法相结合,或用三维动画凸显水墨特点。《深海》则更进一步,融合油画色彩与黑白水墨,以三维形态呈现写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从传播效果来看,观众对这些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美学风格的肯定,证明了将动画天然具有的写意特色与中华美学注重意境营造的传统相结合,能够在动画“画风”上迸发出巨大创造力。创新动画“画风”,需要讲述符合当代生活情境的故事,注入契合观众情感需要的内涵,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从而真心喜欢,用新的视听语言反映时代脉动,探索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

材料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推动着文艺创作迈向“高峰”、“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惠民“成色”更足,让14亿多人民的文化强国梦愈加清晰。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种能够回应当代人情感诉求并引发普遍共鸣的“中国风”式的中国动画。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实现文化强国提出几点建议。
2 . 七一奖章获得者蓝天野,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秉持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用话剧艺术反映生活变化和社会进步。这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        
②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进行文艺创作
③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时代   
④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电视剧《山海情》以闽宁协作为创作主题,展现了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播出以来,口碑不断上扬,该剧赢得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这告诉我们,新时代文化创作要(       
①继承传统文化,展现厚重底蕴
②立足观众需求,提高作品质量
③把握时代脉搏,构筑精神家园
④扎根群众生活,讲好时代故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用车灯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机,脱下雨衣为婴儿遮雨的送餐哥,脱去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人民日报》曾发布一组主题为“感谢你,陌生人”的照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该组照片的传播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力量
③夯实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2-08-25更新 | 195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杨村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作家柳青为创作《创业史》,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定居陕西长安县皇甫村,深入群众生活14年获得了丰富的素材。有人曾说,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柳青的创作经历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     
①善于继承传统,实现创新性发展
②坚持交流互鉴,吸收外来有益成果
③立足社会实践,反映时代风貌
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述劳动场面,歌颂劳动者的名言佳句大量充斥于古代诗词歌赋中。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历史,没有劳动,一切伟大梦想也就无从谈起。劳动文化以及其所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伟大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1)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修课。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青年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青年的志向关乎国家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请围绕“广大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主题写一篇时评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观点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2-03-04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1年国庆期间,影片《长津湖》掀起观影热潮,仅用7天时间就突破30亿元大关。影片取材真实历史事件,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不屈不挠,抗争到底的精气神。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影片从细节入手,融入个性化表达,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该影片的成功启示电影工作者要(     
①深入生活和实践挖掘精彩故事,还原社会历史原貌
②创作优秀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自觉担当使命责任,推动新时代电影事业繁荣发展
④勇于开拓创新,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电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4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测评政治试题
9 . 截至2021年11月25日,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已达56.95亿元,正式超越《战狼2》,成为 中国影史票房总冠军。目前为止,《长津湖》已给投资方带来了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作品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10 . 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自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以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诞生和发展表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文艺来源于人民,需扎根于人民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文艺才有生命力
④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湖北版)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